歷史典故之經(jīng)典
【堅瓠】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見之,曰,‘谷聞先生之義,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樹瓠之道,堅如石,厚而無竅,獻(xiàn)之。’仲曰:‘夫瓠所貴者,謂其可以盛也。今厚而無竅,則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如堅石,則不可以剖而以斟,吾無以瓠為也。’曰:‘然,谷將棄之。今田仲不恃仰
人而食,亦無益人之國,亦堅瓠之類也。’”
大瓠堅實無竅實在是一個廢物,屈谷用堅瓠作比,意在譏諷田仲的清高自負(fù),于國無益。《莊子·逍遙游》中惠施與莊子的談話,也說了類似的故事,但莊子的意思卻一反俗常,他反過來批評了那種只說堅瓠無用,而不善于據(jù)情致用的僵化思想。
后以“堅瓠”喻指人頭腦頑固不易開導(dǎo),大而無用。
《文選》卷二六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詩:“空班趙氏璧,徒乖魏王瓠。”后句“魏王瓠”即指此巨瓠。
奸人婦人之泣
【奸人婦人之泣】
《孔叢子》卷下《儒服》:“子高游趙,平原君客有鄒文、季節(jié)者與子高相善。及將還魯,詣故人訣既畢,文、節(jié)送行,三宿臨別,文、節(jié)流涕交頤,子高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問曰:‘先生與彼二子善,彼有戀戀之心,未知后會何期,凄愴流涕,而先生厲聲高揖,此無乃非親親之謂乎?’子高曰:‘始焉謂此二子丈夫爾,今乃知其婦人也,人生則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非耶?’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其于敢斷必不足矣!’其徒曰:‘凡泣者一無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婦人懦夫,以泣著愛。’”
戰(zhàn)國時,魯人孔穿字子高,為孔子之后。孔穿認(rèn)為人生應(yīng)有四方之志,不能像豬鹿那樣整天聚集一處。故離別之時,不必哭泣。男兒哭傷,說明心理素
質(zhì)的不果敢堅毅.然泣涕也并非無用,奸人泣涕是為了取信于人;婦人泣涕。是為了表示愛心。
唐·羅隱《淚》詩;“自從魯國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婦人。”
賈氏窺簾
【賈氏窺簾】
《世說新語·惑溺》:“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椽.充每聚會,賈女于青璅(璅同“瑣”。古代官門上的一種裝飾.)中看見壽。說之,恒懷存想,發(fā)于吟詠。后婢往壽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麗。壽聞之心動,遂請婢潛修音問,及期住宿。壽蹺捷絕人,逾墻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覺女盛自拂拭,說暢有異于常.后會諸吏,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充計武帝惟賜己及陳騫,余家無此香,疑壽與女通,而垣墻重密,門閣急峻,何由得爾。乃托言有盜,令人修墻。使反曰:‘其余無異,推東北角如有人跡。而墻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間,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
“賈氏窺簾”又稱“韓壽愉香”‘韓令愉香”,后代指男女私情。
宋,李清照《漱玉集》《多麗》(小樓寒)詞:“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
賈馬
【賈馬】
《晉書。文苑傳序》:“自時已降。軌躅同趨,西都賈馬耀靈蛇于掌握,東漢班張發(fā)雕龍于綈槧,俱標(biāo)稱首,咸推雄伯。”
西漢時,著名文人賈誼和司馬相如,二人都以辭斌聞名.后遂用為稱美作品或文士之典。
嘉禾,嘉谷獻(xiàn)成王
【嘉禾(嘉谷獻(xiàn)成王)】
《尚書·周書·歸禾·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獻(xiàn)諸天子,王命唐叔歸周公于東,作《歸禾》。”《史記》卷四《周本紀(jì)》:“晉唐叔得嘉谷,獻(xiàn)之成王,成王以歸周公于兵所。,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鄭玄曰:‘二苗同為一穗。’”
西周時,唐叔虞所在的晉地發(fā)現(xiàn)嘉禾,即雙穗之禾,時人視為樣瑞,故獻(xiàn)給成王。
后因用為詠祥瑞的典故。
唐·韓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吳郎中》詩:“地失嘉禾處,風(fēng)存蟋娜辭。”
葭思,蒹葭之思
【葭思】
《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葭,初生之蘆葦。
“蒹葭”為“蒹葭之思”的省語。舊時書信中常用此作為表示對人懷念的典故。
魯迅《熱風(fēng)·隨感錄四十》:“只有幾封信,說道,‘久違芝宇〔即眉宇,以人的容貌代人),時切葭思。”
賈逵問事
【賈逵問事】
《后漢書·賈逵傳》,“賈逵字景伯,扶風(fēng)平陵人也。……逵悉傳父業(yè),弱冠能誦《左氏傳》及《五經(jīng)》本文,以《大夏候尚書》教授,雖為古學(xué),兼通五家《穀梁》之說.自為兒童,常在太學(xué),不通人間事.身長八尺二寸,諸儒謂之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
東漢賈逵是一位有名的學(xué)者。他自幼勤學(xué),在太學(xué)讀書時,專心致志,從不過間世事,但對學(xué)習(xí)不明之處,探索請教,孜孜不倦。儒士們都稱他是:“問事不休賈長頭。”后因用為勤學(xué)好問的典故。
唐·李瀚《蒙求》:“賈逵問事,許慎無雙。”
賈筆
【賈筆】
《漢書·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誼數(shù)上疏陳政事……”
西漢賈誼文才出眾,所遺文集,均為后人所稱譽(yù)。后遂用為佳作之典。
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yán)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詩:“賈筆論孤憤,嚴(yán)詩賦幾篇。”
頰上三毫
【頰上三毫】
《晉書·顧愷之傳》:“嘗圖裴楷象,頰上加三毛,觀者覺神明殊勝。”
顧愷之畫裴楷像,在臉頰上加了三根毫毛,使得形象更加逼真。
后遂以“頰上三毫”來作為文章經(jīng)潤色后更加精彩的典故。
宋·蘇軾《贈李道士》詩:“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
戛釜撞甕
【戛釜撞甕】
宋·嚴(yán)羽《搶浪詩話·詩評》(卷四):“讀《騷》之久,方識真味。須歌之抑揚,涕洟滿襟,然后為識《離騷》,否則如戛釜撞甕耳!”
原是說讀屈原的《離騷》,必須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否則讀起來象“戛釜撞甕”,聽起來很難聽。后用以比喻朗誦詩文或演奏音樂不中聽。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千金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千金)】
《東觀漢記·光武帝紀(jì)》:“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谝匀f數(shù),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敝帚:破舊的掃帚。干金:很多錢,喻指貴重。把破舊的掃帚看得比千金還貴重。
后因以“家有掃帚,享之千金”用為把自已沒有價值的東西當(dāng)作寶貝加以珍愛。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俚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也。”
家徒四壁,家徒壁立
【家徒四壁(家徒壁立)】
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徒:只。相如家中極其清貧,空無資儲,僅有四面的墻壁。后因以“家徒四壁”形容家中十分貧窮,一無所有。
北魏宋·靈烏《元湛墓志〕:“清等胡威,家徒四壁。”
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好在書攜一束,英問家徒四壁,往日置錐無。”
家丑不可外揚
【家丑不可外揚】
《五燈會元·玄門偃禪師法嗣》:“問:‘如何是和尚家風(fēng)?’師曰:‘不欲說以人。’曰:‘為什么卻如此?’師曰:‘家丑不外揚。’”
家中的丑事不可對外人宣揚,以免丟人敗興。
《清平山堂話本·風(fēng)月瑞仙亭》:“欲要訟之于官,怎奈家丑不可外揚,故爾中止。”
佳城郁郁
【佳城郁郁】
晉·張華《博物志》七《異聞》:“漢滕公(夏侯嬰)薨,求葬東都門外,公卿送喪,駟馬不行,踣地悲鳴.跑蹄下地,得石有銘,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見白日,吁磋滕公居此室!’遂葬之。”《西京雜記》四記作夏侯嬰生前的事。
后專以“佳城”代指墓地。
《文選》南期·梁·沈休文(約)《冬節(jié)后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詩:“誰當(dāng)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髻中鳥卵
【髻中鳥卵】
佛經(jīng)《大智度論·文尼佛》:“(釋迦牟尼)在一樹下坐,兀然不動。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薩從禪覺,知頭上有鳥卵,即自思維。若我起動,鳥母必不復(fù)來;鳥母不來,鳥卵必壞。即還入禪,至鳥子飛去爾乃起。”
釋迦牟尼因鳥于其髻中生卵而不起動,直到母鳥孵出鳥卵,小鳥飛出乃起,贊其大慈大悲。
后遂以“髻中鳥卵”為贊人慈悲心腸的典故。
濟(jì)河焚舟
【濟(jì)河焚舟】
《左傳·文公三年》:“秦伯伐晉,濟(jì)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jì),封殽尸而還。遂霸西戎。用孟明也。”此典又見《史記·秦本紀(jì)》。
公元前六二七年夏四月。秦穆公率軍伐鄭,在滅滑回師的路上,被晉軍擊敗。公元前六二五年春二月,秦派孟明興兵伐晉,以報殽山之仇。晉又于彭衙大敗秦軍。第二年,秦穆公任以孟明為將,率師出蒲津關(guān),渡過黃河后,下令將船全部焚毀,以示決心,攻破王官城,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晉襄公四境堅守,
不與秦交戰(zhàn)。秦軍只得自茅津渡河,收掩陣亡將士尸骨,追悼亡靈而還.后因以“濟(jì)河焚舟”為有進(jìn)無退,誓死而戰(zhàn)的典故。
《世說新語·言語》:“若文度來,我以偏師待之;康伯來,濟(jì)河焚舟。”
季子高風(fēng)
【季子高風(fēng)】
《春秋左氏傳·襄公十四年》:“吳王諸樊既除喪,將立季札。季札辭曰:‘曹宜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威,子威去之,遂弗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節(jié)矣,君義嗣,誰敢奸君。有國,非吾節(jié)也。札雖不材,愿附于子威,以無失節(jié)。’固立之,棄其室而耕”。
《史記·吳太伯世家》:“吳人固立季札,季札棄其室而耕,乃舍之。……季札封于延陵。故號延陵季子。”
吳季札為吳王壽夢之子,為人賢德。父欲立他為太子,季札辭而不就。父死后,兄諸樊立為王,欲讓位給他,季札仍固辭不從。后人因而稱贊季札的高風(fēng)
亮節(jié)。后以此比稱高風(fēng)亮節(jié)。
唐·劉長腳《送李摯赴延陵令》:“清風(fēng)季子邑,想見下車時。”李頻《送延陵韋少府》:“延羨稱貴邑,季子有高蹤。”
季子多金
【季子多金】
《史記·蘇秦列傳》:“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北報趙王,乃行過洛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fā)使送之甚重,擬于王者。”還家,“昆弟妻嫂側(cè)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據(jù)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
戰(zhàn)國時縱橫家蘇秦因游說各國有功被委以重任,還家后其嫂以“季子位高金多”稱譽(yù)之。后以此典喻指通顯發(fā)跡。
唐·高適《別王徹》:“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黃金。”
重舊游
【季重舊游】
《文選》卷四十二,三國魏·曹丕《與吳質(zhì)書》:“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zāi)。徐、陳、應(yīng)、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shù)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
季重是三國時吳質(zhì)的字。首工曾致書吳質(zhì),書中感嘆二人昔日同游共飲之歡。后以“季重舊游”詠嘆故友分離懷念舊情。
唐·韓偓《亂后春日途經(jīng)野墉》:“季重舊游多喪逝,子山新斌極悲哀。”
季羋嫁鐘建
【季羋嫁鐘建】
《左傳·定公五年》;“王將嫁季羋,季羋辭曰:‘所以為女子,遠(yuǎn)丈夫也,鐘建負(fù)我矣。’以妻鐘建,以為樂尹。”
楚昭王要嫁妹妹季羋時,季羋說:‘就女德來說,應(yīng)該是男女授受不親,可是鐘建已經(jīng)背過我了。’(指公元前五O六年十一月,吳軍攻入楚國,楚昭王
帶領(lǐng)胞妹季幸逃出那城時,鐘建曾經(jīng)背過季舉一事。)意指不能再嫁別人。后用為婦女守德操之典。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十二《錦瑟》:“妾身已附君體,意欲效楚王女之于臣建。但無媒,羞自薦耳。”
季倫園,季倫沼,季倫家
【季倫園(季倫沼、季倫家)】
《世說新語·汰侈》:“石崇與王愷爭豪,并窮綺麗,以飾輿服。”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續(xù)文章志》曰:‘崇資產(chǎn)累巨萬金,宅室輿馬,僭擬王者。庖膳必窮水陸之珍。后房百數(shù),皆曳紈繡,珥金翠,而絲竹之藝,盡一世之選。筑榭開沼,殫極人巧。”
季倫是晉名士石崇的字,其為與人爭豪,曾“筑榭開沼.殫極人巧”,建造名勝“金谷園”。后以“季倫園”喻指華美的園林。
唐·高球《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季倫園里,逸少亭前。”
計日受奉
【計日受奉】
《后漢書·羊陟傳》: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拜侍御史,再遷冀州刺史。“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計日受奉,常食干飯茹菜。禁制豪右,京師憚之.”
東漢人羊陟,為官清正廉潔,任河南尹時,他按照實際工作日計日領(lǐng)受俸銀,不貪一點便宜,后用為詠廉吏之典。
唐·崔峒《題桐廬李明府官舍》詩:“觀風(fēng)競美新為政,計日還知舊觸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又:《論語·衛(wèi)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春秋時,孔子學(xué)生仲弓問孔子怎樣立身處世才合乎“仁”的道德規(guī)范。孔子道:“出門如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去承當(dāng)大的祀典,都得嚴(yán)肅、認(rèn)真、謹(jǐn)慎。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去加諸別人(原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職在朝沒有怨言,落職在野也不發(fā)牢騷。”仲弓道:“我雖然遲鈍,也要照
您的話去做。”又: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問孔子道:“有沒有一句可以讓我們終身奉為修身格言呢?”孔子答道:“那大概是‘恕’罷!自己所不想要的,就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集苑集枯
【集苑集枯】
《國語·晉語二》;“(優(yōu)施)乃歌曰:‘暇豫之吾吾(注:暇像,閑暇悅樂。吾吾,不敢自親的樣子),不如鳥烏(這句是說,里克欲為閑樂事君之道,卻不敢明白的表現(xiàn)出來,其智能還不如鳥烏)。人皆集于苑(生長茂盛的樹木).己獨集于枯(己,指里克???,干死的樹木,此喻指太子申生)。’”
春秋時。晉獻(xiàn)公寵幸驪姬,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陰謀殺害太子申生。朝臣多向著奚齊,惟有大夫里克傾向于母死失勢的太子申生。驪姬具酒食使優(yōu)施與里克飲酒,乘機(jī)說服里克。優(yōu)施在飲酒之間所唱的歌的大意是:你既然也想悅樂君王,卻又自己不敢親近。你的智能還不如鳥烏.別人都集于茂林,你卻獨集在枯樹。言外之意,是勸里克回心轉(zhuǎn)意,趕快放棄申生,支持奚齊。后因以“集苑集枯”比喻志趣不同,趣向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