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猫直播官方版-夜猫直播直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下载-夜猫直播安卓版本免费安装

學生作文網 > 作文素材 > 歷史典故 >

歷史典故200字

時間: 馬斌2 歷史典故

  江淹愁

  【江淹愁】

  南朝梁·江淹《恨賦》:“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江淹愁”是指他在《恨斌》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他認為不論富貴亨通,還是困厄貧賤,都將飲恨而死。有人生虛幻的消極傾向。后因用為詠感傷人生無常的愁懷。

  唐·李嶠《原》詩:“王粲悄優(yōu)日,江掩起恨年。”

  江花謝草

  【江花謝草】

  《太平御覽》卷三九八“人事部”“吉夢”下引《梁書》:“江淹少夢見人授之五色筆,因而有文章。后十余年,忽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前借君筆,可相還。’淹夢中探懷中筆,自此后,不復有文章。時稱淹才盡。”

  又據五代·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說:“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噡逸,名聞夭下。”江淹夢筆有五彩,怡如李白筆端生花,后因有“江花”之稱。

  南朝i梁·鐘嶸《詩品》卷中“宋法曹參軍謝惠連”引《謝氏家錄》:“康樂每對惠連。輒得佳語。后在永嘉西堂,思詩竟日不就,窹寐間,忽見惠連,即

  成‘池塘生春草’。”

  這就是“江花”“謝草”的來歷。后因以‘江花謝草”或“謝草江花”喻指文思大進。若用“池塘生春草”則作為苦思作詩得佳句的典故。

  唐·李商隱《縣中惱飲席》詩:“若無江氏五色筆,爭奈陽河一縣花。”劉禹錫《裴侍郎大尹雪巾遺酒一壺,兼示喜眼疾平一絕,有閑行把酒之句,斐然仰酬:“若傾家釀招來客,何必池塘春草生。”

  宋·辛棄疾《鷓鴣天》詞“木落山高一夜霜”中有:‘頻聚散,試思量,為誰春草夢池塘?”

  漸入佳境,蔗境

  【漸入佳境(蔗境)】

  《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人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晉書·顧愷之傳》:“愷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漸入佳境。’”

  佳境是指美好的境界。漸入佳境,用食蔗自尾吃起,越來越甜比愉境況逐漸好轉或興味逐漸濃厚.用“蔗境”比佳境。也比喻老年人晚景好轉。

  《分類尺犢大全》“通候類”“通候在家者”;“薪勞倍昔,蔗境毫無。”

  朱自清《歧路燈》:“我初讀此書,翻閱第一回:覺得沒味,便掠在一旁;隔了多日,偶然再翻第二回,卻覺得漸入佳境。后來竟至不能釋手。”

  劍氣,豐城劍

  【劍氣(豐城劍)】

  《晉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道術者皆以為吳方強盛,未可圖也,惟華以為不然。及吳平之后,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兇。’因登樓仰觀。煥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因問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曰:‘欲屈君為宰,密共尋之,可乎?’煥許之。華大喜,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并刻落,一日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見焉。”

  《太平御覽》卷三四三引《雷煥別傳》:“晉司空張華夜見異氣起斗牛,華問煥見之乎?煥曰,此謂寶劍氣。”

  三國吳未滅時,張華發(fā)現斗牛之間有紫氣。華問雷煥是何象征,雷煥說是寶劍之氣。上徹于天。

  后因用為詠軍威、氣勢之盛,或比喻人聲望才華之高。

  唐·駱賓王《為徐敬業(yè)討武曌徽》:“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

  南朝梁·任防《宣德皇后令》:“博通群籍,而讓齒乎一卷之師;劍氣凌云,而屈跡于萬夫之下。”

  澗底松

  【澗底松】

  《文選》卷二十一晉·左太沖(思)《詠史八首》其二:“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晉·左思曾用“澗底松”寄托出身寒微者頗受壓抑的感概。后因用為詠有才之士受到壓抑。

  唐·鄭谷《敘事感思上狄右丞》:“顧念梁間燕,深憐澗底松.”此以“澗底松”自比。對狄右丞之關懷受壓抑之人表示感激。

  劍贈津父

  【劍贈津父】

  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子胥入船,漁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潯之津。子胥既渡,漁父乃視之其有饑色,乃謂曰:‘子侯我此樹下,為子取餉。’……二人飲食畢,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劍以與漁者:‘此吾前君之劍,中有七星。價值百金,以此相答。’漁父曰,‘吾聞楚之法令,得伍胥者踢粟五萬石,爵執(zhí)玉,豈圖取百金之劍乎?’遂辭不受。謂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為楚所得。’子胥曰:‘請丈人姓字?’漁父日:‘今日兇兇,兩賊相逢,吾所謂渡楚賊也.兩賊相得,得形千默,何用姓字為?子為蘆中人,吾為漁丈人,富貴莫相忘也。’子胥日:‘諾。’既去,試漁父曰:‘掩子之盎漿。無令其露。漁父諾。子胥行數步,顧視,漁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伍子胥在逃離楚國追浦的途中,在江邊遇到一個漁父用渡船幫他渡江,又請他吃飯。伍子胥為報答漁父的恩情,欲把七星劍贈給他,受到拒絕。又為了

  解除伍子胥疑慮自己向楚軍告訴其行蹤,便投江而死。后因用為知恩圖報的典故。

  元·馮子振〔正宮,鵝鵡曲〕:“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

  建業(yè)水

  【建業(yè)水】

  《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記載三國時吳國童謠:“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建業(yè):昊國的都城,今南京市江寧縣。

  吳君孫皓將首都由建業(yè)遷陡至武昌,江東百姓溯流供給,深以為苦,故有此童謠。后用作懷念故鄉(xiāng)的典故。

  南朝陳·江總《秋日登廣州城南樓》詩:“徒懷建業(yè)水,復思洛陽宮。”

  見溺不援

  【見溺不援】

  《孟子·離婁上》;“淳于髠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日:‘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孟子認為男女授受不親這是一般應格守的原則,但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靈活變通。比如嫂嫂溺水,就應援之以手,否則見死不救、死守舊章,就無異于不通人性的豺狼。后用諷不通情理之人。

  唐·李咸用《公無渡河》詩:“見溺不援能語狼。忍聽麗玉傳悲傷。”

  剪翎送籠

  【剪翎送籠】

  《文選》卷十三東漢·禰正平(衡)《鸚鵡斌》:“爾乃歸窮委命,離群喪侶,閉以雕籠,剪其翎羽。”

  東漢名士禰衡在《鸚鵡獻》中,以鸚鵡被剪去翎羽,關在籠中比喻處于困境。后遂用為陷入困境之典。

  唐·韓愈《調張籍》詩:“剪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

  剪春韭

  【剪春韭】

  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韋八處士未詳其名,他是杜甫的一位老朋友,詩人與他多年不見,杜甫晚上去拜訪他,家人晚上冒雨剪來春韭招待客人。后以“剪春韭”為深情厚誼、熱情待客的典故。

  元·湯式《南呂·一枝花》《蹭會稽呂周臣》:“連床秉燭,隔籬喚酒,夜雨呼童剪春韭。”

  蒹葭伊人

  【蒹葭伊人】

  《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是《蒹葭》詩的首章前四句。詩前小序說,這首詩是為了諷刺秦襄公不能行周禮,故無人服他,沒有辦法鞏固自己的國家。其實后人一般將這個看做是一首情歌。詩中的主人公或為男或為女。詩中寫一個秋展,白白的蘆葦帶露,詩人到水邊來尋找自己的意中人。而他(或她〕卻好像藏在洲島之上,使尋訪者產生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留戀與悵惘。

  后因以“蒹葭伊人”用為懷思故人之典.

  《尺牘新鈔》一:“某自十年前,則知海內有珂月卓子。欣賞奇文,每作蒹葭伊人之思,輒欲掩卷自通。”

  剪彩為花,隋宮彩

  【剪彩為花(隋宮彩)】

  隋·杜寶《大業(yè)雜記》:“〔大業(yè))元年夏五月。筑西園,周二百里.其內造十六院,屈曲周繞龍鱗渠。其第一延光院,第二明彩院,第三含香院,第四承華院,第五凝暉院,第六麗景院,第七飛英院,第八流芳院,第九曜儀院,第十結綺院,第十一百福院,第十二萬壽院,第十三長春院,第十四永樂院,第十五清暑院,第十六明德院,置四品夫人十六人,各主一院。庭植名花,秋冬即剪雜彩為之,色渝則改著新者.其池沼之內,冬月亦剪彩為芰荷.每院開東西南蘭門,門并臨龍鱗渠。”此事又見《大業(yè)抬遺記》。

  隋煬帝窮奢極欲,驕奢淫逸,“剪彩為花”即是虐民害物一例。后以此用為或留春催花,或驕奢扮春的典故。

  宋·王安石《春日》詩:“分香欲滿錦樹園,剪彩休開寶刀室。”

  梅堯臣《立春元日》詩:“綴條花剪彩,插戶柳生煙。”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聽,則圣日廣矣;庸必偏信,則愚日甚矣。’

  王符所言,指必須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上間魏征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27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