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歷史典故合集13
梨園弟子
【梨園弟子】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禮樂志十二》(卷二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dāng)?shù)百,亦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
唐玄宗喜愛音樂,在梨園訓(xùn)練大批樂工,稱為“皇帝梨園弟子”。后因以“梨園弟子”用為典故,泛稱歌舞戲曲藝人。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擇與五月初三日,莫愁湖湖亭大會。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驪歌
【驪歌】
《漢書·儒林傳·王式傳》:“(江公)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式曰:‘聞之于師,客歌《驪駒》。主人歌《客毋庸歸》。今日諸君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東漢·服虔注:《驪駒》逸《詩》,篇名也,見《大戴禮》。
《驪駒》是《詩經(jīng)》的篇名,客人要告別時。就歌唱它。后遂用為告別之典。
唐·李白《霸陵行送別》詩:“正當(dāng)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
累卵之危
【累卵之?!?/p>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唐·張守節(jié)正義引(說苑):“晉靈公造九層之臺,費用千金,誦左右曰‘敢有諫者斬’。荀息上書求見曰:‘臣不敢諫。臣能累十二博棋,‘加九雞子其上。’……于是荀息正顏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下,加九雞子其上。公曰:‘危哉,危哉!’”
戰(zhàn)國時,晉國大臣荀息以累十二枚棋子,上面再加票九顆雞蛋的辦法讓晉靈公省悟造九層高臺,三年完不成,男不得耕,女不得織,國家資財用光。鄰國乘機來攻,晉國的處境才是更危險的。后因以“累卵之危”用為處境極危險的典故。
《漢書·列向傳》:“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淚葉
【淚葉】
《晉書·孝友傳·王衷》:“王衷字偉元,城陽營陵人也。……廬于墓側(cè),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為之枯。”
晉朝王褒是有名的孝子。他痛父死子非命,在墓旁修草屋守孝,早晚叩拜,悲痛時,抓住柏樹哭泣,淚水滴在樹葉和樹枝上,樹枯葉黃。后以“淚葉”為孝子思親之典.
唐·孟郊《妾薄命》詩:“青山有蘼蕪,淚葉長不干。”
宋·蘇軾《葉待制求先墳水慕亭詩》:“待公歸上冢,淚葉乃肯春。”
耒耨之教
【耒耨之教】
《易·系辭下》:“神農(nóng)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耒、耨;‘上古時代翻土除草的農(nóng)具,借指耕作。后因以“耒耨之教”用為傳授農(nóng)業(yè)耕作技術(shù)。
明·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卷三:“依神農(nóng)耒耨之教,導(dǎo)生民之利。稼穡為寶,所從來矣。”
淚成河
【淚成河】
《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拜恒宣武墓……人問之曰:‘卿憑重恒乃爾,哭之狀其可見乎?’顧曰:‘鼻如廣莫長風(fēng),眼如懸河決溜。’或曰;‘聲如震雷破山,淚如傾河注海。’,
晉恒溫死后,著名畫家顧愷之到其墓憑吊哭祭,自言“聲如震雷”,“淚如傾河”。后用為詠傷痛之典。
唐·杜甫《得舍弟消息》:“猶有淚成河,經(jīng)天復(fù)東注。”
累騎
【累騎】
《世說新語·任誕》:“阮仲容先幸姑家鮮卑婢。及居母喪,姑當(dāng)遠移,初云當(dāng)留婢,既發(fā),定將去。仲容借客驢著重服自迫之,累騎而返。曰:‘人種不可失!’即遙集之母也。”按,“借客驢”,《晉書》卷四十九《阮咸傳》作“借客馬”。
西晉名士阮咸,為人不拘禮教,與姑家婢女有染,婢有孕,被遣回家。阮咸得知,借客人之驢追婢,同騎一驢而歸。后遂用為載女同歸之典。
唐·段成式《和周繇見嘲》:“儻恕相如瘦,應(yīng)容累騎還。”
雷音,雷聲
【雷音(雷聲)】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雷殷殷而響起兮,聲象君之車音。”(見《文選》卷十六)
《長門斌》中描寫陳皇后失寵后幽居長門宮。一聽到雷聲,便聯(lián)想到皇帝臨幸的車駕聲。后因用以喻指車駕聲音。并作為思念故人的典故。
唐·錢起:《離居夜雨奉寄李京兆》:“雷聲匪君車,擾時過我廬。”此借表思念李京兆之情。
又杜牧《杜秋娘詩》:“雷音后車遠,事往落花時。”此喻皇帝車聲。表現(xiàn)皇帝對杜秋娘已不再寵幸。
雷轟薦福碑
【雷轟薦福碑】
宋·彭乘《墨客揮犀》:“范文正守鄱陽。有書先上詩甚工,自言平生未嘗飽,天下寒餓無出我右者。時盛行歐陽率更字。薦福寺碑墨本值千錢。文正為打千本,使售于京師。紙墨已具,一夕雷擊碎其碑。詩人語曰:‘有客打碑來薦福。無人騎鶴上揚州。’東坡嘲窮措大詩曰:‘一夕雷轟薦福碑。’”
窮書生時運不濟。范文正公本想為他拓碑籌一點錢。不承望一夜雷電竟將碑擊了個粉碎。舊時因以“雷轟薦福碑”比喻背時倒運,辦事不順利。
《警世通言》卷十七:“時來風(fēng)送膝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
老子度流沙
【老子度流沙】
舊題漢·劉向《列仙傳·老子》:“后周德寰。乃乘青牛東去,入大秦,過西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強使留書,作《道德》上下經(jīng)二卷。”又《列仙傳·關(guān)令尹》:“時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見其氣,知有真人當(dāng)過,物色而趁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授之,后與老子俱游流沙。”
老子是道教尊奉的始祖,傳說他在周朝末年,西出函谷關(guān)、渡流沙而去。后因用為飄逸出世之典。
元·王伯成〔般涉調(diào)·哨遍〕《增長春宮雪庵學(xué)士):“東游瀛海思徐福,西度流沙慕老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