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300字故事
涸澤而漁
【涸澤而漁】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把河里的水抽干而捉魚,無疑是一種急功近利行為。后因以“涸澤而漁”比嘴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謂目光短淺也。
《宋書·袁淑傳》:“是由涸澤而漁,焚林而獵,若浚風之舞輕籜,杲日之拂浮霜。既而尉洽荷掠之馀,望吊綱悲之鬼。”也作“竭澤而漁”。
黃侃《鈔票歌》:“爾來亂改思夷匪,竟向鄰國呼庚癸,竭澤而漁魚已勞。裔然大國皆赦尾。
河橋鼓聲
【河橋鼓聲】
《晉書·陸機傳》:“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列軍自朝歌至于河橋,鼓聲聞數(shù)百里.漢魏以來,出師之盛未嘗有也.長沙王乂奉天子與機戰(zhàn)與鹿苑,機軍大敗,赴七里澗而死者如積焉,水為之不流……”
晉陸機,西晉文學家。成都王司馬穎討長沙王司馬乂,以機為后,河北大都督,統(tǒng)軍二十萬,列隊自朝歌至河橋。及戰(zhàn),大敗。后因用為詠儒士
統(tǒng)軍大敗之典。
清·趙翼《偶得十一首》(其一):“河橋二十萬,惜哉陸士衡。”
河汾門下
【河汾門下】
《新唐書·王績傳》:“績兄通,隋末大儒也。聚徒河汾間。仿古作《六經(jīng)》,又為《中說》以擬《論語》.”
隋末王通,即文中子,設(shè)教于河汾之間。受業(yè)者達千余人,為初唐功臣,世為“河汾門下”。后因以“河汾門下”比喻名師出高徒,桃李門墻。濟濟人才。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處士卑。一事平生無齟齬,但開風氣不為師。”
合浦珠還
【合浦珠還】
《后漢書·孟嘗傳》:“(孟嘗)遷合浦太守,郡不產(chǎn)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阻比境,常通商販。貿(mào)糴糧食,先時宰守并多貪穢,詭言采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于交趾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俄死于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去珠復(fù)還……”
這個故事宜揚了孟嘗的德威功效,后以“合浦珠還”比喻東西失而復(fù)得,人離而復(fù)合。
唐·劉禹錫《奉和中書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詩:“水是還珠浦,.山成種玉田。”
《古今小說》卷一:‘珠還合浦重生彩,劍合豐城倍有神。”
好文日
【好文日】
《漢武帝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輦進郎署,見駟龐眉皓發(fā)。上問日:‘叟何時為郎,何其老也?’對曰:‘臣文帝時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拜會稽都尉。”
漢武帝時,顏駟曾說文帝好文而自己好武,因而得不到提拔重用。后用為詠生不逢時機遇不佳之典.
唐.李昌符《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輩宣恩感謝》詩:“遭逢好文日,幽落至公時。”
好色馬相如
【好色馬相如】
晉.葛洪《西京雜記》:“司馬相如初與文君還成都……長卿素有消渴疾,乃還成都,悅文君之色.遂以發(fā)痼疾。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
漢司馬相如以奏曲得卓文尹歡心,遂結(jié)為夫婦,文君姣好,眉如遠山,臉若芙蓉。肌滑如脂、放誕風流,故相如悅文君之色,但身患消渴(今糖尿病)癥,自以為應(yīng)戒女色,作《美人斌》,然好色之心未能根除,卒至于死。后常以此戒好色者之典。
宋。晁沖之《夷門行贈秦夷仲》:“一生好色馬相如,慷概直辭猶諫獵。”
好好
【好好】
唐·杜牧《樊川集一·張好好詩并序》:“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江南西道觀察使沈傳師)移鎮(zhèn)宣城,復(fù)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歲,為沈著作述師以雙鬢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張好好是唐代一名歌女,彈得一手好琵琶,且姿容甚麗。初被著作郎沈述師納為妾,又被棄漂泊到洛陽。杜牧于洛陽重見好好當壚賣酒,感懷過去之事,很是悲傷,便作詩相贈。后因以“好好”或“張好好”用為歌妓落泊的典故。
宋,張耒《張右史集·贈張公貴詩》:“酒市逢好好,琵琶失玲瓏。”
好丑自彰
【好丑自彰】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上》(卷一四):“臨清有妒婦津··…有婦人渡此津者,皆壞衣枉妝,然后敢濟。不爾,風波暴發(fā)。丑婦雖妝飾而渡,其神亦不妒也.婦人渡河無風浪者,以為己丑,不致水神怒。丑婦諱之,無不皆自毀形容,以塞嗤笑也。故齊人語曰:‘欲求好婦,立在津口。婦立水傍,好丑自彰。’
傳說臨清的妒婦津,遇美婦渡水,便風浪大作。
所以當?shù)赜兄V語曰:“婦立水傍,好丑自彰氣后以“好丑自彰”比喻人無法掩飾自己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