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故事
踞爐炭上
【踞爐炭上】
《晉書·宣帝紀》:“權(quán)遣使乞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魏武帝曰:‘此兒欲踞吾著護炭上邪!”’
三國時,曹操為漢丞相,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權(quán)傾天下,又先后削平了北方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北中國,但南方吳、蜀兩國的迅速發(fā)展所造成的政治
上軍事上的鼎立均勢,以及身為漢臣的封建宗法觀念的束縛,使曹操一時不敢公然生篡漢之想。故孫權(quán)表面上上表稱臣,請他做皇帝,他說這是欲陷他于
不臣,故意把他往火坑里推。
后因以“踞炭爐上”比喻置人難以忍受之境。
就日瞻云
【就日瞻云】
《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堯,名放勛,史稱唐堯,他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五帝之一,是父系氏族社會后期極有德行的部落聯(lián)盛首領(lǐng)??神R遷歌頌說,假如你接近他,就會感到太陽般的溫暖光明,若遠遠望去,就會感到其神采如云之高盛。后因用為崇敬謁見帝王的典故。以日、云比喻君主、領(lǐng)袖即源于此。
唐·李邕《日賦》:“披云睹日兮目則明,就日瞻云兮心若驚。”
救災(zāi)恤鄰
【救災(zāi)恤鄰】
《左傳.僖公十三年》:“晉薦饑(薦,數(shù),重,一再;薦饑,禾麥連年不收),使乞糴于秦。案伯謂子桑(公孫枝,字子桑。為秦大夫。秦伯,即秦穆公):‘與諸乎?,對曰:‘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叛離);攜而討焉,無眾。必敗。’謂百里:‘與請乎?’對曰:‘天災(zāi)流行,國家代有。救災(zāi)恤鄰,道也。行道有福。’。……秦于是乎疏粟于晉。”
春秋時,晉國災(zāi)荒連年,向秦請求購糧。秦穆公向大夫子桑和百里奚征求意見,子桑與百里奚雖都主張救災(zāi)輸粟,然動機目的不同。子桑旨在“侵鄰”,百里奚卻愈在“恤鄰”。一惡一善,十分鮮明。后因以“救災(zāi)恤鄰”表示鄰國之間,竭誠相助。
明·李贄《焚書·雜述·寒燈小話》:‘今得人錢財,視同糞土,豈為謀王圖霸,用之以結(jié)客乎?擬救災(zāi)恤患,而激于義之不能以己也?”
居甬東
【居甬東】
《左傳·哀公二二年》:“冬,十一月,丁卯,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辭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縊,越人以歸。”
魯哀公二二年(公元前四七一年),越國滅亡了吳國,越國派人叫吳王夫差住到甬東去,夫差辭謝說:‘我年事已高,怎能侍奉貴君呢?,說完后,上
吊自殺了。吳王夫差盡管無道失國,但最終不肯做越國的臣虜,憤而自縊。是有骨氣的。后遂用‘居甬東,比愉做臣虜?shù)牡涔省?/p>
宋·皇甫明子《??凇?“誰能居甬東?一死諒非難。”
酒有別腸
【酒有別腸】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閩·景宗紀》:“帝曰,‘維岳身甚小,何飲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別腸,不必長大。’”
酒量大小,本不以身材為準;說“酒有別腸”也并非說海量之人的腸胃有什么特殊構(gòu)造。王曦聽說周維岳“灑有別腸”后,欣然命維岳下殿,竟欲剖視其
酒腸,由此可見其昏庸殘忍。后以“酒有別腸”指人有酒量。
宋·戴復(fù)古《飲中》詩:“腹有別腸能貯酒,天生左手慣持鰲。”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王昶傳》:“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欺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于彼,妄則無害于身,又何反報焉?且聞人毀己而忿者,惡丑聲之加人也。人報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三國魏王昶昶告誡其子嚴于律已,引用諺語說,救寒不如用厚皮衣,制止誹謗不如加強自身修養(yǎng).后以“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勸勉人加強修養(yǎng)。
救蟻,董昭救蟻
【救蟻(董昭救蟻)】
《太平御覽》卷四七九引南朝·宋·東陽無疑《齊諧記》:“富陽董昭之,嘗乘舡過錢塘,江中央見有一蟻,著一短蘆,甚迫遽。昭之曰:‘此畏死也。’便以繩系此蘆,著肛頭。蟻緣繩出。中夜,夢一烏衣人從百許人來,謝云:‘仆不慎墮江,慚君濟活。仆是蟻王。君若急難之日,當見告。’后昭之遇事系獄。蟻穴獄,昭(之)遂得脫。”參見今本《齊諧記》。
據(jù)說。昭之被誣入獄后,忽然想起夢中之事,同禁者令取一、二蟻置掌中,向蟻說明情況。昭之按照所言做了之后,當晚果然又夢見烏衣人說:‘可急投
山中。’醒來之后,群蟻咬斷了枷鎖、鐐銬,并挖出一條通道,因得逃到山中.后遇大赦,才得脫免。后因用為行善救生而得報之典。
明·蕭良有《龍文鞭影》卷一:“董昭救蟻,毛寶放龜。”
酒澆塊壘
【酒澆塊壘】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孝伯問王大(忱);‘阮籍何如可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阮籍與司馬相如相仿佛,唯籍心懷不平,經(jīng)常飲酒澆愁。
壘塊謂胸中郁結(jié)的不平之氣,或?qū)懽?ldquo;塊壘”、“塊磊”。后常稱以飲酒排遣郁悶和不平為“澆壘塊”、“澆塊磊”等。
宋·劉弇《莆田雜詩》之十六:“賴足樽中物,時將塊磊澆。”
明·李贄《雜說》:“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訴胸中之不平,感數(shù)奇于千載。”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仙人島》:“一身剩有須眉在,小飲能令塊壘消。”
久假不歸
【久假不歸】
《孟子·盡心上》:“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孟子認為,堯舜是本著天性自然施行仁義的,商湯和周武王是修身養(yǎng)性勉力施行仁義的,至于五霸,都說是假借仁義作幌子,以行其私。但長期堅持下去做,又怎么能知道他們是沒有仁義的呢?言外之意是說,偽善也是一種善,只要偽沒有暴露出來之前,就是善的。后常用其字面意義,表示借別人的東西,長久不還,據(jù)為己有。
宋·王明清《揮麈錄》后錄卷七:“煨燼之余,所存不多。諸侄輩不能謹守,又為親戚盜去,或它人久假不歸。”
九轉(zhuǎn)功成
【九轉(zhuǎn)功成】
晉·葛洪《抱樸子·金丹》:“其一轉(zhuǎn)至九轉(zhuǎn),遲速各有,日數(shù)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zhuǎn)數(shù)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zhuǎn)數(shù)多,藥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又“一轉(zhuǎn)之丹,服之三年得仙……九轉(zhuǎn)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道家修仙煉丹,丹以九轉(zhuǎn)為貴。九轉(zhuǎn),是指丹經(jīng)反復(fù)多次燒煉的意思。燒煉時間越久,反復(fù)的次數(shù)越多,金丹的效能也越高。“九轉(zhuǎn)功成”本指煉丹的高深階段。后也泛指功夫深或卓有成效。
唐·呂巖《漁父·朝帝》詞:“九轉(zhuǎn)功成數(shù)盡乾,開爐撥鼎見金丹。餐餌了,別塵寰,足躡青云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