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吧论坛春暖花开,麻辣直播琪琪黄鳝视频,春暖花开杏吧论坛首页

學(xué)生作文網(wǎng) > 作文體裁 > 議論文 >

議論文作文人物素材

時間: 小蘭2 議論文

  1、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里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臺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2、李白灑脫,不寄托于高堂的莊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fēng)滌蕩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3、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后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4、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涌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鐘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么祖國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5、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fēng)發(f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奔馳。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xiàn)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丑態(tài)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yīng)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愿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奔馳,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權(quán)貴”的青蓮居士,曾放蕩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huán)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么“異端”之舉,多么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于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8、“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意氣風(fēng)發(fā)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于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后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于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于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xué)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nèi),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遠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時代,具有恢宏的功業(yè)抱負、”申管仲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這是他執(zhí)著的人生信念。為此,他“仗劍怯園,辭言遠游”,廣為交游,詩名遠播、以期能入朝為官,實現(xiàn)濟世的政治抱負,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tài)中實現(xiàn)自身的社會價值。“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為早日平息戰(zhàn)亂,復(fù)興大業(yè),在隱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請,滿懷熱忱毅然從戎。即使在“賜金放還”之后,年近六十之時,他仍壯心不已,準備踏上征途,參加李光弼的平叛大軍。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當途。

  10、傲岸獨立的個性。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日,始終保持傲岸不羈的個性。應(yīng)詔入京之時,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賜金放還”之后,他憤

  然吶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中生。”面對炙手可勢的權(quán)貴,他始終保持著人格的尊嚴。“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西卒不復(fù)。”

  11、豪邁超脫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滿自信。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去帆濟滄海”,這種樂觀的情懷,讓詩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終豪邁。他從來不懷疑自己的曠世才華,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沙。”這與隱居隆中卻高吟《梁父詠》的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終以豪邁而超脫的情懷去擁抱陰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時,也要“花間一壺酒”,用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何等的灑脫,何等的樂觀。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面對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于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13、在夢中的天姥山的石階上,腳著謝公屐,看海日,聞天雞,醒來便仰天長嘯出門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他選擇了騎鹿游名山,失去了權(quán)勢,卻得到了開心顏。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著圓滿。——話題:得到與失去

  14、在那樣一個皇命大如天的時代,何人不畏懼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獨樹一幟,帶著西域狂放灑脫的氣質(zhì),拒絕了“摧眉折腰”,他“舉杯邀明月”,洋洋灑灑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蕓蕓眾生都為之一驚。大唐盛世的詩壇需要這樣一個個性張揚的李白。——話題:個性的張揚和社會的需要、

  15、桀驁不馴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場漂泊,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自己設(shè)置的軌道上,不為周遭的一切所牽絆,包括富貴功名——盡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祿;而淡泊名利的詩人陶淵明則毅然拒絕了朝廷上的鉤心斗角,遠離喧囂,歸隱田園,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閑生活;還有范仲淹選擇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態(tài)度,辛棄疾選擇了時刻準備著為國捐軀,上陣殺敵的人生道路——雖然直到雙鬢斑白他仍壯志難酬。無論這些偉人的選擇是否高尚,無論最終他們是否都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選擇,就應(yīng)該義無返顧地走下去。——話題:在……的路上

  16、喝一斗酒,你會飛,飛越難于上青天的蜀,飛越天姥山的傳說,棲落在三千尺的廬山之。

  以月亮為杯,影子為友,你將大唐的太陽推向天空,唐詩披著三千丈白,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門山只是一個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過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駛進三月煙花的意境,詩歌的上游,是從天上奔流而下的黃河。

  說什么功名利祿,鐘鼓饌玉,抵不過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氣,有一星靈感/便是沖天烈焰,酒是翅膀,掠過千年萬年的時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樣,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曳長永恒的鄉(xiāng)愁。

  李白,你總是那么放浪,長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壺,另一只又丟棄在了山水間,無家可歸的酒香,飄過宋元明,你神仙一樣的憂傷和幸福啊,將棲在那一枝浪漫,將深入那一縷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飄宋元明,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養(yǎng)我們,整個民族。

  議論文作文人物素材2:屈 原

  1.“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從長長的歷史甬道中走出,帶著一身正氣凜然,帶著滿腹詩書才華,然而個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會中又何以保全?于是,為了皓皓之白,為了獨醒于世,屈子選擇了“悲壯”之路。在滔滔的汨羅江水中,他將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徹清澄。但當他忘記了混濁的天下之時,他又何曾記得還有千萬的百姓與自己遠大的理想?

  2.情感、這一人類與生俱來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賢士的一生中抒寫得淋漓盡致。他們將真情吐露,活得滿滿灑灑,坦坦蕩蕩,屈原便是這樣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長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艱”。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雖九死其猶末悔”,他將一個臣子的心掏出來呈現(xiàn)在眾人面前,

  不矯飾,不造作,終于,他的性情鑄就了他的英名,他從此不朽。

  3.“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愛國志士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面對支離破碎的祖國,面對饑寒受苦的老百姓,作為士大夫卻束手無策,縱身躍入滔滔江水中,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對朝廷的腐敗束手無策,只好投身于海,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4.披發(fā)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國的落日染紅眼前的汨羅江,子蘭讒言,鄭袖內(nèi)惑,人民如涸轍之鮒,喘息掙扎。屈子的堅持有用嗎?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搖頭嘆息。楚國滅亡之時,也是他命盡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遠置于詩人之上。“人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為詩人,死的方式卻是詩人的。執(zhí)著如屈子,你怎聽不進“圣人不凝滯于物”呢?

  5.泱泱詩海平平仄仄的源頭是離騷,他的每一首詩都是一粒飽滿的種子,播進土壤就會長出一棵橘樹,一莖綠荷一兜靈芝一朵蘭花,帶著他襟袖間兩千年前遙遠的芬芳。

  他的詩是淋漓的血液和著淚水的苦澀,一滴沾唇便讓人永遠保持清醒,讓濁世在慘笑中,醉倒„„ 他的詩是烈火,卻燒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荊棘林里一行漫長的跋涉,彎彎曲曲尋找一個光明的出口,他將自己的肝膽燃成燈油,又磨成墨汁,寫下舊時代濃黑的咒語。

  他的詩歌在那個時代遭到嘲笑,甚至圍攻而今卻成了一面旗幟,在人類精神的上空飛揚、生動,龍的傳人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詩人,憂國憂民。“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史官,信念堅強。“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這樣一個勇士,斗志昂揚。“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不畏強暴。

  不管歷史如何嬗變,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自從屈原投入汩羅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國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靈魂將得到洗練和超度,割之不斷、揮之不去,進而升華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精神。時至今日,“屈原”已經(jīng)不是尚且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那個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精神、百姓情結(jié)和民族文化,穿越著時空,年年相繼,代代相傳。

  7.楚國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馳騁的思想,汨羅的江水多情,擁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詩人的憂憤太多,憂國憂民,憂楚國的江山社稷,憂黎民百姓的苛苛命運。于是憤怒的憂愁,如火山般爆發(fā),化作《離騷》,化作《天問》,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詩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傾聽你泣血的呼喚;黎民有愛;仁厚的黎民發(fā)出一聲聲嘆息,汨羅有幸,有幸的汨羅收留了你無所棲息的靈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萬年呼喚著你的精魂,遙祭著你的英靈。

  8.“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潔,不受世間一切污濁之物的沾染。你也許愿意與白云清風(fēng)為伴,臨潭而立,去聆聽山澗清泉;你也許向往與小橋流水同行,居衡門之下,去靜品絲竹清音;你也許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當一個人陷入絕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選擇便是歸隱山林,做世外閑人。然而,心系國家百姓的你,卻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

  你擁有陶淵明超脫于世的情懷,卻不會像他一樣一味隱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鶴子”的高潔品格,卻不會像他一樣沉迷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山園小景中。戰(zhàn)國年代,到處都是號角嘶鳴,黃沙漫天,你在風(fēng)雨飄搖中舉步維艱,步履蹣跚,卻始終沒有倒下。怎奈黃鐘廢棄,瓦釜雷鳴,混亂不堪的楚國已是岌岌可危,而昏庸的楚王卻聽信讒言,對你的竭忠盡智視而不見。你消瘦羸弱的身軀已漸漸不堪重負,在這個時刻,又有誰能攙扶你一把?

  最終,你只得披發(fā)行吟于江畔,揮灑著滿腔的熱淚,發(fā)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哀絕嘆息。有人勸你與世推移,隨波逐流,你卻用“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溫蠖”維護了你高潔的志向。

  議論文作文人物素材3:陶 淵 明

  1.“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國的文人里,又有誰能將心澄凈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路。這一路走得瀟灑,走得清明。然而,陶潛除了飲酒采菊之外,還做了些什么?這或許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歸隱之路為中國無數(shù)文人選擇,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導(dǎo)致了整體上的不道德。”或許是歷史的機緣,促成了一座文學(xué)的豐碑。但歷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憑千萬個陶淵明能夠走出嗎?

  2.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于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nóng)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了他的人生價值。 ☆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曾熱衷于官場,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負。但當他做了彭澤縣令,了

  解到官場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辭官歸隱,“羈鳥倦舊林,池魚思故淵”,他還是喜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從此躬耕農(nóng)田,不問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xiàn)了他的人生價值。陶潛伴著“莊生曉夢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東蘺之下悠然采菊。面對南山,陶淵明選擇忘記,忘記那些官場的丑惡,忘記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這是心靈的選擇,這是過河人在“河”的兩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選擇,這更是明智的“擺渡”。

  3.是那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士,是那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雅人,是那個“戴月荷鋤歸”的農(nóng)夫,對!是他,是這享譽文壇百千年的陶淵明。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掛印歸田園。他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愿望,寫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4.遠離塵世,隱歸田園,看花開花落。陶淵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藍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魚鱗,因為有菊,那顆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場的牢籠束縛太久了,難道沒有什么寄托?選菊吧!清新淡雅,與世無爭,不正像他不羈的性格嗎?是陶詩將心寄托于菊,尋回了一方心靈的凈土,也是陶詩讓菊帶上了品質(zhì)高潔,與世無爭的高姿態(tài)帽子流傳至今。

  5.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靜放,嬌美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山澗清泉一直流過家院門口。早上,霧色漸漸散去。透過微薄的陽光,一位老人拿著鋤頭,提著竹籃,向院中走去。“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他吟唱詩句,步履悠閑地跨進了院子„„他便是陶淵明。

  幽幽香菊與他為伴,下地耕耘自給自足。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nóng)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陶淵明的確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處處洋溢著與眾不同清閑與曠達!

28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