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吧论坛春暖花开,麻辣直播琪琪黄鳝视频,春暖花开杏吧论坛首页

學生作文網(wǎng)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有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

時間: 保燕2 名人故事

  有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1):約翰·亞當斯

  約翰·亞當斯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位總統(tǒng),為美國的獨立立下過汗馬功勞。

  亞當斯在接替華盛頓就任總統(tǒng)時,美國正面臨著與法國關(guān)系破裂的危險。到了1797年底,兩國處于劍拔弩張、一觸即發(fā)的交戰(zhàn)前夕。

  常識告訴亞當斯,要打勝仗,必須要有得力的統(tǒng)帥指揮。有很多人勸他親自統(tǒng)帥軍隊,但他認為自己并不具有軍事上的特別才能。思來想去,他認為華盛頓才是惟一能夠喚起美國軍魂、團結(jié)全美人民的統(tǒng)帥。最后,他下定決心請華盛頓出山。

  亞當斯的親信們得知后,一致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如果華盛頓復出,會再次喚起人民對他的崇敬和留戀,這樣勢必對亞當斯的威望和地位造成威脅。

  千軍容易得,一帥最難求。亞當斯毫不動搖,認為國家的利益和命運高于一切。他授權(quán)漢尼爾頓立即給華盛頓寫了一封信,請求華盛頓再次擔當大陸軍總司令,指揮美軍打敗入侵者。

  與此同時,又親自給華盛頓寫了封信。信中誠懇地寫到:“當我想到萬不得已而要組織一支軍隊時,我就把握不準到底是該起用老一輩將領(lǐng),還是起用一批新人,為此我不得不隨時要向你求教。如果你允許,我們必須借用你的大名去動員民眾,因為你的名字要勝過一支軍隊。”

  華盛頓接到信后很受感動,表示愿意立刻肩負重任。幸運的是,就在華盛頓準備率軍出征的前夕,亞當斯終于通過外交斡旋的途徑同法國達成了和解。

  這件事被美國人民傳為佳話,亞當斯的正直與豁達也被廣為傳誦。后來,有位著名的記者采訪他,問到:“您為什么不怕華盛頓復出會再次喚起人民對他的崇敬和留戀,進而威脅您的威望和地位?為什么敢于起用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人?”

  亞當斯開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給這位著名記者講了自己少年時的一件往事。

  “年幼的時候,父親要我學拉丁文。那玩意兒真無聊,我恨得牙癢癢。因此,我對父親說,我不喜歡拉丁文,能不能換個事情做?”

  “好啊!約翰,”父親說,“你去挖水溝好啦,牧場需要一條灌溉渠道。”

  于是,亞當斯真的到牧場去挖水溝。可是,拿慣筆的人,拿不慣鍬。那天晚上,他就后悔了,整個身子疲憊不堪。只是他的傲氣不減,不愿意認錯。于是,他咬緊牙關(guān)又挖了一天。傍晚時,他只好承認:“疲憊壓倒了我的傲氣。”他終于回到了學拉丁文的課堂上。

  在以后的歲月里,亞當斯一直記著從挖水溝這件事中得到的教訓:必須承認人有所長,也有所短;人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認為自己樣樣都行,實際上恰恰是自己的不自量力。

  亞當斯深有體會地說:“真正出色的領(lǐng)導者,絕非事必躬親,而是知人善任,特別是敢于起用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人才。如果高層領(lǐng)導者事無巨細,一律包攬,那只能成為費力不討好的勤雜工式的領(lǐng)導者。”

  正是因為亞當斯知人善任,才能憑借眾多的優(yōu)秀人才,特別是憑借那些比自己更優(yōu)秀的人才,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成功的巔峰。

  有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2):詹天佑

  太平天國革命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失敗以后,清朝統(tǒng)治者中有一部分人感到,中國的科學技術(shù)太落后,槍炮太差了,如果再這樣下去,會危及到清王朝的統(tǒng)治。因此,他們搞起洋務運動,購買外國的機器,辦起一些工業(yè)來。

  這時,曾經(jīng)在美國留學過的愛國知識分子容閎提出了一項建議,希望清政府能不斷地派學生到美國去留學,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知識。容閎的用意,是讓這些學生學成回國后,把中國搞得富強起來。熱衷于搞洋務運動的一些官員,接受了這項建議,并奏請朝廷批準,接著,各省推選留學生。那時,各地都沒有學過西方科技知識和外國語言文字的青年,所以必須挑選兒童,到美國去從頭學起。

  廣東省挑中的兒童中,有一個名叫詹天佑的,他祖上是安徽省婺(wù)源縣(今屬江西省),后來移居廣東。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詹天佑就出生在廣東南??h。廣東挑選留美兒童時,他正好11歲,年齡合格。他父親是個茶商,和外界接觸較多,愿意讓他去,這在當時算是思想非常開通的。因為去遙遠的美國讀書,畢竟是件陌生的事。到那里去的華工,有不少病死異鄉(xiāng);留學生的命運究竟怎樣呢?誰也不能保證。清政府怕負責任,要選中留學的兒童家長都簽一份“出洋志愿書”,上面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就這樣,詹天佑作為中國第一批官費留學生,于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登上輪船,出發(fā)去美國了。

  1878年(清光緒四年)5月,詹天佑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門攻讀鐵路工程。他并不是一個死讀書的學生,和美國學生很合得來,一起游泳、滑冰、釣魚、打球。詹天佑尤其喜歡打棒球。當時,中國學生組織了一個中華棒球隊,詹天佑就是這個隊的隊員。因為他棒球打得好,在耶魯大學出了名。他還閱讀了大量歐洲文學作品,但是,對自己的專業(yè)課程,絲毫也沒有放松。一、二年級時,他獲得過數(shù)學獎學金。畢業(yè)時,他又考了第一名。他寫的畢業(yè)論文題目是《碼頭起重機的研究》,很有學術(shù)價值。當時在中國駐美公使館中工作的容閎,為了讓一部分成績優(yōu)良的學生學得更好些,打算選派一些學生進美國陸海軍學校深造。詹天佑被選中了。但是,美國政府不讓中國學生學習軍事,這件事只能作罷。正在這時,清政府忽然下令,把全部留學生撤回中國。這個消息對留學生是個很大的打擊。因為這時全體留學生中,只有兩人取得了學位。絕大部分人沒有學完就回國,豈不是半途而廢?清政府為什么做出這樣荒唐的決定呢?原來,它按照“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只準學生到美國去學習技術(shù)知識,而不肯讓他們接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專任留學生學監(jiān)吳子登,忠實地執(zhí)行了這個方針,對留學生的行動監(jiān)視得很嚴。他一貫指責學生參加打球之類的運動,干涉他們的衣服式樣更不準留學生進教堂,可是,留學生和美國的學生接觸多了,生活方式漸漸受到了影響。他們總覺得,腦后拖著條辮子不太雅觀,穿著長袍活動也不方便。有些學生提出,要像美國學生一樣穿西服;膽子大一點的,甚至提出要剪掉辮子。這樣一來,可惹下大禍了。留學生要穿洋人的服裝,這還了得!尤其是那根辮子,清政府把它看做是自己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象征,要把它剪掉,豈不是想丟掉根本?如果這樣,學了技術(shù)對清政府統(tǒng)治還有何用?為此,吳子登將這些事報告給清政府,說如果讓這些學生成了異端,貽害無窮。清政府接到報告后,立即命令留學生全部回國。詹天佑還算幸運,是取得學位的兩個學生中的一個。他抱著滿腔的熱情和希望,要把自己學到的本領(lǐng)獻給祖國。

  1881年7月,詹天佑和他的同學們回到祖國。10月間,他被派到福建水師學堂學習駕駛海船。原來清政府以為,大多數(shù)留學生沒有完成學業(yè),所以在國內(nèi)讓他們重新學習。詹天佑學的是鐵路,竟派他去學輪船駕駛。詹天佑無法反對,便在水師學堂里認真學習。第二年6月,他以一等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11月,就被派到“揚武”號軍艦上擔任駕駛官。

  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法國軍艦開進馬尾港,包圍了福建水師。中國軍艦卻接到命令,不準先開火。于是,福建水師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詹天佑見情勢危急,就對管帶張成說:“法國軍艦來了這么多,顯然是想消滅我們。我們雖然接到不準先開火的命令,但也不能不做好應戰(zhàn)準備。”張成也贊成這個意見,所以命令全艦士兵嚴陣以待。果然,法國軍艦偷襲,“揚武”號軍艦立即發(fā)炮回擊,在閩江口與法國軍艦激戰(zhàn)近6個小時。這艘軍艦上有5個學生,他們都學有所長,所以在戰(zhàn)斗中技術(shù)操作非常熟練。詹天佑的表現(xiàn)尤其突出。在戰(zhàn)斗中他毫不畏懼。當軍艦中炮,有士兵落水時,他奮不顧身地跳進水中,仗著留學時學得的高超的游泳技術(shù),一連救起了好幾個人。但是,由于法國軍艦多,中國艦隊的指揮也不恰當,這一仗,中國水師的損失很大。

  有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3):王獻之

  晉代書法家王獻之是王羲之的兒子,自小跟父親學寫字。有一次,他要父親傳授習字的秘訣,王羲之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指著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說:“秘訣就在這些水缸中,你把這些水缸中的水寫完就知道了。”王獻之作為書圣之子,字自然很好,他心中不服,認為自己人雖小,字已經(jīng)寫得很不錯了,下決心再練基本功,在父親面前顯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親的字體,練習橫、豎、點、撇、捺,足足練習了兩年,才把自己寫的字給父親看。

  父親笑而不語,母親在一旁說:“有點像鐵劃了。”王獻之又練了兩年各種各樣的鉤,然后給父親看,父親還是不言不語,母親說:“有點像銀鉤了。”王獻之這才開始練完整的字,足足又練了四年,才把寫的字捧給父親看。

  王羲之看后,在兒子寫的“大”字下而加了一點,成了“太”字,因為他嫌獨生子寫的“大”字架勢上緊下松。母親看了王獻之寫的字,嘆了口氣說:“我兒練字三千日,只有這一點像羲之寫的!”王獻之聽了,這才徹底服了。

  從此,他更加下工夫練習寫字了。書圣看到兒子用功練字,心里非常高興。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兒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執(zhí)握在手中的筆,沒有拔動,于是他贊揚了兒子說:“此兒后當復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兒子寫字時有了手勁,這才開始悉心培養(yǎng)他。

  后來,王獻之真的寫完了這十八缸中的水,與他的父親—樣,成了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勸子于學,采用的是“不動聲色”的方法。王羲之對兒子沒有一句說教,卻使王獻之逐步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從小就開始確立了嚴格的治學態(tài)度

  有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4):左宗棠

  帝國主義者對中國的邊疆,一直懷有野心,一旦有機會,就想將中國的邊疆從中國分裂出去,成他們的殖民地.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新疆各族民眾在西北回民起義的影響下,發(fā)動了反清起義.一些封建主和宗教上層分子便利用反清浪潮,稱霸一方,形成了好幾個割據(jù)勢力.占據(jù)南疆的民族敗類金相印,為了能夠取勝,竟向原來藩屬中國的中亞浩罕汗國求援.汗國的軍事頭目阿古柏趁機出兵,占領(lǐng)了喀什噶爾、英吉沙、莎車等地方,后來干脆自立為王,建立了一個名為“哲德沙爾”的汗國,想把新疆從中國的版圖上分裂出去.

  這時候,正在中亞爭奪霸權(quán)的英國人和俄國人,都一眼看中了阿古柏,想把他搶到手,作為肢解新疆領(lǐng)土的工具.特別是俄國的沙皇,他不但明目張膽地支持阿古柏叛亂政權(quán),而且在公元1871年打著代中國“收復”領(lǐng)土的幌子,居然出兵占領(lǐng)伊犁,甚至還自說自話地把伊犁劃為俄國的領(lǐng)土.

  西北邊防危機重重,迫在眉睫!全國民眾紛紛要求出兵,收復新疆.可是,在清廷內(nèi)部,卻對要不要收復新疆產(chǎn)生了不同看法.北洋大臣李鴻章竭力反對,他說:“新疆地方大,人又少,每年要花去三百多萬銀兩的軍費.用這么一大筆錢去換幾千里的貧瘠土地,實在是劃不來.再說了,與俄國人打仗,我們幾乎沒有贏的可能.”

  但是,陜甘總督左宗棠堅決主張出兵收復新疆,他據(jù)理力爭道:“新疆是中國的西北門戶,如果我們放棄了,那么,非但甘肅、陜西有麻煩,而且蒙古、山西從此也將不得安寧,就連北京城將來也會受到很大的威脅.”

  他恐怕別人說自己貪功,所以又特別強調(diào)說:“我是一介書生,高官和厚祿,我連做夢也沒想過,難道會有立功邊疆,望得大恩的打算嗎?更何況我已經(jīng)是快要入土的人了,又怎么能夠不自量力,搶挑收復失地的重擔呢?只是我考慮到,新疆如果不收回,就會麻煩不斷,后患無窮,這點報國忠心,不敢不盡啊!”

  經(jīng)過激烈的爭論,朝廷最后接受了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的意見,并在公元1875年5月任命他為欽差大臣,負責新疆軍務的統(tǒng)一指揮.這時候,左宗棠已是六十五歲的老人了,但是他仍不顧年老體弱,親自出征.

  新疆以天山為界,分為南疆和北疆.左宗棠為了速戰(zhàn)速決,采取了先圍攻北疆,再出兵南疆的策略;而圍攻北疆的時候,又集中兵力,首先拿下烏魯木齊.在他的指揮下,西征軍立即向烏魯木齊挺進.

  守衛(wèi)烏魯木齊的,是投靠阿古柏的叛將白彥虎.清軍的先頭部隊趁夜發(fā)動猛攻,一舉占領(lǐng)了烏魯木齊的外圍據(jù)點古牧地.阿古柏知道消息后,連忙派兵增援.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激戰(zhàn),清軍最終打敗阿古柏的援兵,收復了烏魯木齊,還一口氣攻克了昌吉、呼圖壁、瑪納斯等地.白彥虎慌忙敗逃南疆.

  隨后,左宗棠馬不停蹄,向盤踞南疆的阿古柏軍隊發(fā)起總攻.清軍只花了半個月的工夫,就突破了阿古柏設置的一道道防線,連續(xù)攻克達坂、鄯善、吐魯番、托克遜,消滅敵人一萬多.

  英國人見勢不妙,耍起“調(diào)停”花招,想讓喀什噶爾變成保護國,并通過清政府向左宗棠施加壓力.左宗棠不予理睬,繼續(xù)追擊殘敵,阿古柏被打得東躲西藏,最后服毒自殺.他的兒子伯克胡里帶殘兵敗將逃到俄國境內(nèi).

  就這樣,左宗棠前后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領(lǐng)土.

  有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5):奧托·李林塔爾

  奧托·李林塔爾1848年5月23日出生于德國的安克拉姆,他酷愛飛行,少年時曾搞過“飛人”實驗。成年之后,他利用業(yè)余時間仔細觀察飛鳥。為此,他專門創(chuàng)造了一個公式,用來計算鳥類飛行、滯空以及滑翔時所付出體力的大小。在7年的時間里,他制造出1 8種不同型號的滑翔機,他操縱這些滑翔機從屋頂或山坡上一次又一次地跳下來。雖然總是一敗涂地,但他卻毫不氣餒,從中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

  1877年,他制造出一架有著像鳥一樣略微拱起的機翼的滑翔機,這種機翼比扁平的機翼性能更好。

  李林塔爾善于制造儀器進行航空實驗,用來驗證觀察的結(jié)果。他研制的測試片狀物體的升力和阻力的儀器、試驗撲翼機升力的儀器,都是19世紀未有代表性的航空研究儀器。

  李林塔爾注意積累數(shù)據(jù),總結(jié)經(jīng)驗,糾正了前人“多層疊置窄條翼”的片面做法,提出了“曲面機翼比平面機翼升力大”的觀點,為飛機的發(fā)明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李林塔爾的最主要貢獻還是成功的滑行飛行。1891年,他制成一架蝙蝠狀的弓形翼滑翔機,成功地進行了滑翔飛行,從而肯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在1893—1896年,李林塔爾進行了幾千次滑翔飛行試驗,屢次改進總體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許多照片,積累了大量數(shù)據(jù),給美、英、法等國的飛機制造者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1894年,李林塔爾從粕林附近的懸崖上起飛,成功地滑翔了350米遠,這在當時是一個驚人的成績。他將自己的成績記錄下來,使之成為航空史上最早的飛機性能記錄之一。

  但是李林塔爾過于重視升力,而忽視了對飛機的操縱。他認為改變身體重心的位置是保持飛機穩(wěn)定的唯一辦法,這一失誤對他來說是致命的。1 896年8月10日,李林塔爾在飛行中突然遇到迎面刮來的大風,他來不及將重心前移以使滑翔機保持穩(wěn)定,最后和飛機一同墜落到了地面,不幸遇難。

  德國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為李林塔爾樹立了一座紀念碑,上面寫若“最偉大的老師”。

28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