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讀書筆記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創(chuàng)作的一部理論系統(tǒng)、結構嚴密、論述細致的文學理論專著。成書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齊和帝中興元、二年)間。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砹薬a,歡迎大家參閱。
aa篇一
自古以來,中國對歷史似乎有著一種特殊的情結。當朝代更替發(fā)生時,人們習于書寫發(fā)生的一切,告誡著后來者;當紛繁的文學搖擺著跨入自覺的時代,又有了這樣一些人試圖尋求一種規(guī)則以便確立它日后發(fā)展的方向。這些是他們對歷史的承擔,于是在歷史中書寫了屬于他們的篇章。道路漫長而沉重,因為這時的歷史已不僅僅是時間的流動,而是他們的研究中烙下了深度,于是歷史成了他們的思維方式——流動而有縱深感。也就是這樣,他們?yōu)槲覀冋咽局粋€個必然。我想,劉勰和他的《文心雕龍》也就是這般應運而生。
出于對歷史本能的關注加上以我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無法從更深入的方面對《文心雕龍》蔚為龐雜的體系,我將側重于《文心雕龍》所閃爍出的歷史光芒。其實粗略地讀讀《文心雕龍》便可發(fā)現(xiàn)其歷史的閃光點:《文心雕龍》清晰有序的組織結構、精妙獨到的理論體系無不是其歷史觀念的體現(xiàn);對種種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做大綱式的總結和本質性的歸納也無不是其史學精神的沉淀。大任攬于斯,劉勰卻將它做得如此完美,令我處于深深的驚嘆中、帶著不可思議甚至一種莫名的悵然。相信,沒有他長年的文學、史學積累和沉淀是不可能完成這樣一部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巨著的。其中,對人物、史事的品評,對歷史和文學書寫區(qū)別的論述等都吸引著我,我將就這樣幾方面進行閱讀分析,主要從中看到劉勰他的史學觀和帶給我的啟發(fā)。
我粗粗地翻了其中《史傳》、《諸子》、《宗經(jīng)》、《通變》、《序志》、《時序》、《明詩》等幾篇,雖雜亂,卻也隱隱感到其中反映的一些看法。作者盡管于全書中都是在總結規(guī)律和引導后者,但卻流露出絲絲悲愁。全書都是積極向上的,作者盡情抒發(fā)著他的期望和向往,但使我感到正是基于他這種對普遍本質規(guī)律的把握,他似乎才有了擔憂?,F(xiàn)在看來,這種擔憂有些荒謬,但在當時反映的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歷史思維方式和觀念。仔細想來,倒和孔孟的“圣人之道”有些許聯(lián)系。例如在《序志》篇中:“詳其本源,莫非經(jīng)典。而去圣久遠,文體解散;辭人愛奇,言貴浮詭;飾羽尚畫,文繡 ;離本彌甚,將遂訛溢。”
想必要如此這般分析,不能不將劉知己的《史通》和鐘嶸的《詩品》進行一番對照吧。以下便是《文心雕龍》部分篇章的讀書筆記。
aa篇二
在炎炎夏日里,與書交往,暢游書海,有左右逢源之樂,無橫逆加身之憂,何嘗不是一件樂事。捧起《每周一讀》,細細品味《文心雕龍#8226神思》篇,真是受益匪淺。
《神思》篇,是講文意怎么樣醞釀成熟,到用語言文辭來表達,接觸到文思的快慢,直到寫成后的修改,可說是創(chuàng)作總論。
“神思”的內涵是很豐富的,說“神思”就是藝術想象并無大錯,因為這種想象畢竟是藝術思維、藝術構思的主要方式。但“神思”顯然有著更廣的包孕,劉勰把這種悠遠的文思,這種可以突破時空限制的文思稱之為“思理之致”,他是透過“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想象活動去探討藝術構思的規(guī)律,而且把藝術構思、藝術思維和藝術表達的關系問題提了出來?!渡袼肌焚澰疲?ldquo;神用象通,情變所厚。物以貌求,心以理應???hellip;…勝。”這段話內容豐富,涉及到包含藝術構思(想象、感應、靈感)和藝術表現(xiàn)在內的創(chuàng)作全過程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構成整體創(chuàng)作活動各種要素的基本概念,并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明確的闡述和認定。
劉勰對于藝術構思提出了“神與物游”。黃侃《札記》說:“此言內心與外境相接也。內心與外境,非能一往相符會,當其窒塞,則耳目之近,神有不周;及其怡懌,則八極之外,理無不浹。然則以心求境,境足以役心;取境赴心,心難于照鏡。必令心境相得,見相交融,斯則成連所以移情,庖丁所以滿志也。”這里指出內心與外境的三種關系:一、以心求境,心和境和文思三者,在文思不來時,用心從外境中去找,可能找不到;二、取境赴心,讓外境來觸發(fā)心情,引起文思,然而可能引不起激情來。三、心境相得,見相交融,見是內心有所見,相是外境的形象,內心所見和外境形象結合在一起,這才構成文思。有所見而不與外境結合,有外境而沒有所見,都不易構成文思。正如《物色》篇中所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物沿耳目,引起情以物遷,再由辭以情發(fā)。就是用內心的靈智之光來燭照世界,并能融入其中,達到物我兩化的境界,這就構成神與物游,用文藝理論上的詞說就意味著一種神秘的、極樂的“高峰體驗”。換言之,內心和外境相接觸,引起內心的理融情暢,再用巧言切狀的文辭來表達。
對于劉勰這一思想,不禁讓人想到,同樣一個西湖,古代的大詩人面對湖光山色,懷著暢快的心情游玩,不禁抒懷到:“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可見,作者游湖時的愉快心情與美妙的西子湖山水美景相投合,賞玩的愉悅隨著陽光照射下的水波而蕩漾,山水風光,因游人的寄情而更顯舞媚動人。那時西湖在作者眼中簡直不遜于美人西施。相反,當你孤獨地一個人走在西湖邊,心里還因某件事而悶悶不樂:時至佳節(jié),卻漂流異鄉(xiāng),單身在西湖邊,而且又遇暴風驟雨,狂風大作。這時你眼中的西湖就不會是美人一般的嬌羞淑女了,你會看到西湖的另一面,雖然沒有大江的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卻也有她的小浪擊堤,讓人敬而遠之。這時的西湖,在你看來,似乎也有一種因孤寂而引起的憤怒,拋開她羞澀的外衣,放縱自己內心深處的野性,這時,你將感到西湖與你一樣,有許多憤怒要發(fā)泄,可能,這就是劉勰所要說的:“神與物游”,“情以物遷”吧。
劉勰提出要構成文思,貴在虛靜?!渡袼肌分校?ldquo;是以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淪萬藏,澡雪精神。”《札記》說:“為文之術,首在治心,遲速縱殊,而心未嘗不靜;大小或異,而氣未嘗不虛。”《札記》講虛靜,就心氣說,要心靜氣虛,這個心氣指精神作用,也是虛則能納、靜則能照的意思。但這里的虛靜,不是指空無一物,寂然不動,是指不主觀,不躁動說。有了主觀成見,就不能虛心地觀察外物;心情躁動,就不能細致地觀察外物,就不能神與物游。其實,世界上并不缺少美麗的風景,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景的眼睛,缺少發(fā)現(xiàn)美景的心靈?,F(xiàn)在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代,人們的心情不免浮躁,人們爭分奪秒,為創(chuàng)造財富而拼搏,很少有人能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去觀察周圍的美景,去欣賞世界的變化,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這怎么可能對自然風景有所感悟并抒寫心中之情呢?可能現(xiàn)代人越來越缺少劉勰所說的“虛靜”了。
虛指不主觀,并非沒主見;靜指不躁動,并非不動感情。主見要求合于理,感情要求正確。所以要“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怎么樣培養(yǎng)情理,有賴于積累學問。學問有正確的,有錯誤的,要積累正確的學問,所以稱“儲寶”??梢?,劉勰就已經(jīng)看到在平時積累學問,積累素材的重要性了。作為藝術構思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前提是日積月累的艱苦探索。所以現(xiàn)在,教師教學生寫作時,要求他們平時注意閱讀、注意觀察,只有學習了一定的知識,在寫作時運用進去,融會貫通,才有東西可寫。
怎樣分別寶與非寶,這就靠“酌理”,一切合于正理的才是寶。儲寶才能“富才”。儲寶酌理以后,能分辨哪里是正確,哪里是錯誤,能認識正理,還需要“研閱”,,研閱歷來“窮照”。這樣的“窮照”就不同于明鏡照物,明鏡照物只是如實反映,而不能評判是非。經(jīng)過儲寶酌理以后去觀照外物,就能憑正理來評判是非,它又是虛靜的,是積學酌理以后的虛靜,是認識了正理以后的虛靜。所以既能酌理,又能窮照,經(jīng)過這樣積學、酌理、研閱,作者把學問、理論、經(jīng)歷三者結合起來,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就有利于醞釀文思,發(fā)為文辭了。
因此,對于“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這四句,《札記》中說:“其事皆立于神思之先,故日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說明積累素材是形成藝術構思前的必要準備。
劉勰又就“思——意——言”的關系作了說明,思指神思,即精神活動;意指意象,即文思;言指語言,即文辭。這也就是從神思到意象到言辭,提出這三者的一致和不一致的問題。劉勰在《序志》篇中就有感嘆:“言盡意,圣人所難。”而這里的“意受于思,言受于意”,跟陸機《文賦》的“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的用意相似。從神思到文思,開始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情意極為飽滿。不過,這些情意還不成為文思,“神思方遠,萬涂競萌”,作者在開始構思時,情滿意溢,各種思路都起來了,但是這些還不能構成文思,所以要“規(guī)矩虛位,刻鏤無形”。把尚未確定的情意納入規(guī)矩,使它趨于確定;把尚未定形的形象加以雕刻,使它定形。情滿意溢的情意,經(jīng)過這樣的規(guī)矩刻鏤,才構成文思。在規(guī)矩刻鏤中,原來的情意要打一折扣;把文思寫成文辭,原來的文思要再打一折扣,所以“暨乎篇成,半折心始。”跟開始醞釀時比,要打一個對折?!对洝分姓f:“半折心始者,猶言僅乃得半耳。尋思與文不能相傅,由于思多變狀,文有定形;加以研文常遲,馳思常速,以追速,則文歉于意,以常馭變,則思溢于文。”這也就是“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劉勰看到了語言表達存在著難以盡意的一面,承認了語言在表意功能上的不能盡善盡美,并且尋求克服這種差距的途徑,強調創(chuàng)作之前必須作好充分的生活準備和學養(yǎng)準備。他清醒地看到了,創(chuàng)作中量貧與辭亂的弊病完全可以通過博見與貫一來糾正,因此,他提出了關鍵在于“博而能一”。博指豐富的素材或豐富的詩意,一指豐富的情意中能夠貫一的部分。這部分構成文思。從博而能一所構成的文思,有內容有條理,可以要求文辭和文思的一致。
所謂“疏則千里”,其表現(xiàn)為“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主要還是構思不成熟造成的,“理”“義”還沒有準確地捕捉到,近在咫尺之間,卻求之于千山萬水之外,只有醞釀成熟,使文思和文辭一致,做到胸有成竹之后,方可動筆,否則,就“秉心養(yǎng)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如果不從根本上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不認真鉆研寫作的規(guī)則,再苦勞情也是徒勞無功的。
aa篇三
學行政,學文秘,必學公文,這是一項基本技能,學公文,必先學文,百尺之塔,明晰文理是其壘土,而學文,必學《文心雕龍》。
對于任何學文字,寫文章的人來說,《文心雕龍》的意義就類似于《說文解字》、《幼學瓊林》,還有《新華字典》,百川之初徑,萬變之其中。
說起來和《文心雕龍》這本書相識很早,還鬧了笑話,小學時在書店偶遇這本書,覺得書名華美莫名,當場拿下,帶回家一看,這種文學和美學的古文理論書籍對一個小學生實在太過枯燥生澀,沒法多看,直到大學才因為專業(yè)原因重新拾起,感其博大精深,上下千年難有出其右者。
簡單介紹一下,《文心雕龍》是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所著的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巨著,現(xiàn)在通行的版本由清代學者黃叔琳輯著,包容儒道兩家美學思想和哲學辯證之精髓,深受《周易》二元哲學的影響,以周詳而精密著稱,有“體大而慮周”的贊語,二元、辯證,多角度地進行批評探討,迎合了我所信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也是我個人對這本書推崇備至的原因。
另一方面,《文心雕龍》一書也非常契合行政管理這個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和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時的需要,原因大致有三,在此簡述,后文詳釋:①.《文心雕龍》立論廣泛,將一切文體視作文學并納入自己的研究范圍,因此所有古代公文類型盡入其中,這些長期沿用,高度成熟的古代公文時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②.《文心雕龍》對寫作和創(chuàng)作文字作品不但進行了理論上的批判,更重要的是進行了全面、詳盡,結構完整的分析和講解,可操作性極強,學精一本書,理論實踐一次畢業(yè);③.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務求一種“攡文必在緯軍國”的求實文風,平和樸素,這與今天公文講求少說大話套話,多講真話實話的要求不謀而合,值得行政管理的學生學習體悟,對了,那個字念chi,搜狗拼音可打。
個人覺得若非專研《文心雕龍》,學得這三點足矣。
其一,了解,學習,借鑒,實踐古代公文對現(xiàn)代公文的啟發(fā)之處?,F(xiàn)在中國同性的法定公文一方面盡可能與國際社會相銜接,另一方面也在傳統(tǒng)文化土壤中吸取養(yǎng)分,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等級制度和文人為官的傳統(tǒng)習慣,都為公文體系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得古代公文具有了等級嚴密,體系完備,針對性強,亦俗亦雅等特點。當然,在已經(jīng)擺脫封建社會的今天,許多古代公文的特點已成為弊端,附庸風雅的古文也不能在公文中大量使用,但歷史的傳承性和優(yōu)秀案例的借鑒價值仍然存在,行政體制中的等級關系,效率要求等也不會改變。研究整個古代公文體系和制度,以及其變遷、演化的歷史進程,能夠從中提取對現(xiàn)代公文體制和流程改革的有效經(jīng)驗和指導思想;研究古代公文的各個文種,其定義、適用范圍和典型案例,則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更準確地應用現(xiàn)代公文的文種,避免在上行下達中選文失當引發(fā)的種種誤解、耽誤甚至事故;而對行政管理的學生,一線的公文寫作者來說,研究和熟知古代公文還有一層實用性更強的實際意義,就是學習、借鑒,乃至引用古代公文的經(jīng)典案例,從格式、題材和適用范圍上予以模仿,立境與表達方式上進行揚棄,千古名句的適當引用,降低公文的理解難度和生澀度,提高公文的文化內涵,這對日常的公文草擬工作有著非常直接的幫助作用。
其二,《文心雕龍》本身就是一部全面細致的入門級公文寫作操作手冊,類似戚繼光的兵法抗戰(zhàn)時還可以用來操練十九路軍一樣,一本詳盡細致的公文寫作教材所受到的時代局限性也不會特別明顯,有很多東西依舊可以照辦或稍加改進,常言道博古通今,古今之間有很多東西,特別是在文化領域,是一直互通的,掌握《文心雕龍》所講解的公文類文書的寫作心態(tài)、格式、手法和技巧,大致也就掌握了現(xiàn)今公文寫作的基礎知識,所需要的更多是變通和靈活運用,但在底蘊積淀上已經(jīng)完全足用了。
順帶說一句,其實時間的推移和文化的進步,特別是文化普及之間不一定有嚴格的正比關系,舉個例子,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林語堂曾需要,莫求將來的學生能夠如何推陳出新寫出名作,能文理通順地寫出一封書信已經(jīng)知足,八十來年過去,林先生若是泉下有知,恐怕還得失望,進步不多,退步明顯。說明在文章這個學問上,舊的東西不但可以學,說不定,效果還不錯。
其三,求實的思想,在從古至今的公文中都是難能可貴的。公文說到底,不是文學,而是一種工具,寫公文本身不是目的,寫公文是為了辦事,事才是目的,才是重點,公文只是一個載體,把意思表達清,傳達到,是第一屬性,這就要求寫公文與寫文章相比,少了閑情雅致,多了真材實料,然而這在實際操作中并不容易。公文容易寫出紕漏的,大多是兩種人,一種太無才,天下文章一大抄,東家模板西家段,這種人胸無點墨,又要湊成文章,只能填空話,塞套話,什么事情都沒表達,文章本身就是虛的,求實當然無從談起;另一種是太有才,不但要把話說出來,還想說出話來,按捺不住心中才情,把公文寫成散文,寫成美文,寫成駢文,雖然言之有物,但是云遮霧障,煙波浩渺千萬里,橫看成嶺側成峰,才學是表達了,但公文本身傳達的作用卻很難實現(xiàn),因為理解起來就很有難度了。而劉勰在批判中堅持文章務實的觀點,是山說山,是水說水,有物言物,無物收筆,這種文風在文學藝術上是優(yōu)是劣,見仁見智,但在公文寫作上絕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一篇公文,不多一詞,不少一字,該說的說完,不該說的沒有,說得明白曉暢,精準明確,這簡直是公文的杰作和最高追求的完美體現(xiàn),所以我覺得,學行政,學公文,追本溯源,師法劉勰,這本《文心雕龍》,不得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