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寫景抒情散文經(jīng)典范文
抒情作文就是通過借物或者借景來抒發(fā)自己情感的作文類型。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有關(guān)寫景抒情散文經(jīng)典范文,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有關(guān)寫景抒情散文經(jīng)典范文篇1:耕耘后的那片地
那片地耕耘過了,還沒有播種。種是肯定要播的,不播種就沒有成長,也沒有收獲,如此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懂,用不著誰來提醒。
不知這片地輪番耕種了多少年,更不知從何時起被叫做了莊稼地。莊稼地和村子很近。凡是種莊稼的都叫莊稼地,植上樹的叫林地。也有撂荒地,大都是沒有耕作價值的鹽堿地或沙包,只生長一些草,鳶尾草,野薺菜或自由飛翔的蒲公英。它們是自由者,我有時會這樣想。就像村里的傻五,不用耕種,更不用收獲,吃飽吃不飽都躺在麥草垛上曬太陽。
可那片地不是,村里人叫它一類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結(jié)出來的每一粒糧食都沉甸甸,飽盈盈。開春了,雷一響,驚蟄了,驚蟄后的莊稼地里開始萌生野草,也有奔忙的螞蟻,來來回回,在春光里行走。節(jié)氣可真準(zhǔn),叫醒了莊稼人,叫醒了那片地,也叫醒了昆蟲雜草??刹荒苓@樣晾著,有人說.轉(zhuǎn)回頭牽出來閑了一冬的牛。牛歡實著呢,村前的小河里飲飽了水,打了聲響鼻來到了莊稼地。那片地太熟悉,前年拉著犁鏵走過,去年也走過,所以輕車熟路,不勞仗犁者喊破了喉嚨。
那片地不是一塊地,村子里很多人很多家的都緊緊挨在一起,誰也沒和誰打過招呼,幾天就把地耕耘了一遍。原本平整的土地被掀了起來,呈現(xiàn)出一道道溝痕,然后踩在耙上,“哦——吁”象駕著一條小船,行使在春天的波光里。我也踩過耙,大概為了照顧懷了小牛的母牛,父親只遠(yuǎn)遠(yuǎn)地扯著韁繩跟在后面。土地真的是一條河!人蹲在耙上,剛翻過的田里盡是大坷拉小坷拉,急速地往后倒退,看得久了,有些眩目。后來才從物理教科書上知道了這樣一個名詞:參照物。如果那片地把我和牛當(dāng)作了參照物,那么我們就是靜止的,是土地在行走。
相信村子里很多小孩也跟我一樣,有過這樣的惶惑。只不過后來有的人離開了村子,每天看行使的車輪,旋轉(zhuǎn)的霓虹,再沒時間感受一下行走的土地。
村子里還有人。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他們惦記著那片地,那片地也惦記著村子里的人。
這不,有的人累了,有的牲口也渴了,都聚攏到那片地的地頭上。有人說去年種的棉花很好,絨長,衣分高。也有人說還是種山藥吧,這地有后勁,秋里挖出來的山藥能有一人多高。還有人說種豆子——黑豆、黃豆、綠豆、紅小豆,風(fēng)里一揚,噼里啪啦,下起一陣豐收雨。說歸說,每個人的心里都計劃好了的,和女人閑嘮了一個冬天,早有了自己的主見。只是有的人就是不說,詭異地啜了一下旱煙,說種莊稼這件事其實很簡單,管好了自己就能管好莊稼地。該種的種,該管的管,到時候肯定有個好收成。
我們才不管,一幫半大小子在溝邊上挖剛開始灌漿的茅根。茅根不用播種,秋天枯萎,春天發(fā)芽,嚼在嘴里有甜甜的汁水。只是不管飽,嚼了半晌還是照樣回家吃那片地上去年打下的糧食,有粗糧,有細(xì)糧,吃著吃著就長大了個子。長大了個子好去耕耘那片莊稼地。
犁也犁完了,耙也耙好了,牛都拴在村子外的棗樹柳樹或栽下的樹樁子上。一把干草,是去年的麥草或玉米葉子,儲藏了一冬,大多沒什么營養(yǎng)??膳儾幌訔?,生在鄉(xiāng)間的牛長了四個胃,胃口總是出奇地好。等等吧,它們互相交流著眼神,仿佛看見了那片地上的莊稼綠油油,長勢喜人——這其中當(dāng)然也有它們的口糧。
村子里的人有的是力氣,早晨喝了幾大碗疙瘩湯,啃了兩個玉米面餅子,拿上家什去整地。為什么不著急播種呢?其實每個人的心里都很清楚。把種子放在太陽底下曬曬,用藥水熏熏蟲子。那片地也是,迎著暖融融的春光敞開了懷,讓風(fēng)吹吹,讓日頭曬曬,把浸潤了一冬的寒氣都逼出來。你可以靜對著那片地,滿眼繚繞著蒸蒸的地氣。也許就應(yīng)該這樣叫罷,在我所見過的描述里還沒找到比這更貼切的稱謂。地氣就是地氣,是虛無,卻又讓你真實地看見,想抓一把,那是不可能的?;蛟S只有莊稼才有這本事,哧棱棱地往上長,渾身充盈著向上的力量。
每家田的兩邊都需要一個明顯的地界,毗鄰兩家互不侵?jǐn)_,就省下很多爭吵。這不可忽略。大狗二狗兄弟一直相處得很好,每年都在那片地上耕耘著簡單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二狗媳婦突然冒出來要尋找地界的念頭,找來找去卻在自家的田里扒出來灰橛。找大狗理論,大狗媳婦不承認(rèn),妯娌倆惡語相向,以至于后來兄弟反目,高高大大的田埂子像砌起了一道城墻。從此井水不犯河水。
那片地那么長,扯著一根田繩往對面走,腳印深深淺淺,留在了剛剛整平的泥土上。由于赤著腳,風(fēng)干的土塊踩上去硌得腳生疼。那種感覺很清晰,直到現(xiàn)在,當(dāng)我在田間行走的時候,依然愛把皮鞋休閑鞋和襪子褪去,一步,一步,尋找著那些真實的記憶。
父親侍弄農(nóng)活很仔細(xì),沿著我牽到另一頭的田繩,一步步踩過去。跛著腳,一深一淺,很費力氣。當(dāng)我從另一頭踩過來的時候,彼此默默無語,旋及向背而去。
那片地變得無比平整,我敢說比現(xiàn)在的某些小區(qū)的設(shè)計都整齊。萌生著青綠的屏障,是春天的堤岸;間作的泡桐,開始張開喇叭型的骨朵,一樹樹的粉紅,象一片片駐足的云朵;生產(chǎn)路上的小草,迫不及待地頂著露珠生長,有的已經(jīng)擎著嫩黃的小花,開始在風(fēng)中搖曳......
是該下種了。父親幽幽地說,正在做單鞋的母親把針尖往頭上一抹,停下了手里的活計。我知道,那片地已經(jīng)開始莊嚴(yán)地面對又一個年輪,被播種的糧食或其他作物開始向秋天挺進(jìn)。
播種,一個多么神圣的詞匯,種子重復(fù)了千萬遍,仍然樂此不疲。再過幾天,那片地將生長起綠油油的莊稼,不管誰家的,都會連成一片。為那片地披上春日的盛裝。而后,拔節(jié)、灌漿、收獲。當(dāng)然,這些都是后話。而眼下,當(dāng)你站在那片耕耘后的土地上時,指尖輕彈,一截子煙灰隨風(fēng)飄落,胸中定會萌生一種莫名的沖動。等待了這么久,積蘊了這么久,希望,真的就在腳下的這片土地?!
有時候,我想人生也大抵如此罷。真真切切熬過一個漫長的冬天,又真真切切迎來了一個萬物復(fù)蘇的春天。真的準(zhǔn)備好了嗎——那些耕耘的器具,還有貯藏了一冬的火種。
若是,就在那片耕耘后的土地上,腳踩歲月的犁痕,播下一粒一粒有關(guān)收成的種子。靜候秋天。
有關(guān)寫景抒情散文經(jīng)典范文篇2:小橋·流水·人家
春風(fēng)三月,春雨霏霏,“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的景象拂入腦海,深知,此時已是草長鶯飛的明媚時節(jié),故鄉(xiāng)便踩著春風(fēng)的節(jié)拍送入眼簾。
故鄉(xiāng)是一個有溪有水有野趣的靜美之地,可那僅僅是在記憶之上。
記憶中,小橋,流水,院落,原野與寬廣與悠長構(gòu)成一幅三維而多彩的田園風(fēng)景畫。
故鄉(xiāng)有一條小河,那時它是一條不知名的小溪河,多少年來躺在地球的一角,既無大江大河的奔騰洶涌,也無滄海桑田的寬廣深厚,但卻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每一滴甘露獻(xiàn)給了大地,獻(xiàn)給了小河流經(jīng)之地的人們……
無名的小河,流經(jīng)之地水質(zhì)清澈、溪草茂密,河岸灘、石密集,河邊柳竹成行,小河在柳竹的庇護下擺出一幅巨大洗練的銀帶一路向前,悠長寬廣的一幅江南溪澗美景,一覽無余的呈現(xiàn),這樣的景致總喚起人們美好的遐思與向往,于是,便有了依水而居的人家。
故鄉(xiāng)因水而嫵媚,鄉(xiāng)間因橋而多情。
有水就定會有橋,水隔一方,橋連一脈,有了橋才有了生活的起伏和變化。
在河岸較窄的地方,一石板橋橫亙于小河之上,遠(yuǎn)遠(yuǎn)看去,小橋厚厚墩墩,結(jié)實無比,三根橋柱牢固地支撐著上面敦實厚重的橋板。小橋很平常,長不足十米,寬約兩米,在廣袤的農(nóng)村,實屬常見。但小橋卻透出淡淡的質(zhì)樸與古老,說它是石板橋,但經(jīng)過歲月的洗滌卻變成一條石溝橋,橋面被歷史的刀鋒深深的剜去形成一道溝壑,向世人道出小橋厚重的歷史與滄桑。盡管人們總抱怨橋面傾斜,走著不那么舒適坦然,但只有橋墩仍忠貞的、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這古老而堅強的小橋,一如守護自己嬰孩般的專注與剛強。
據(jù)老輩人講,這座小橋相脈承的石板路,是著名的“宗大路”,它起自何方,我不知曉,可路向北再行60里地便是大足縣城,再向北行20多里為“寶頂山大佛灣”,那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所在地。大足及那的石刻因路增添諸多神秘,路因石刻蒙上多彩的外衣,于是便蹴就孩童們從小就愛聽老輩們講的傳奇故事,思緒也總在古戰(zhàn)馬是如何膘悍與強壯、乾隆皇帝下江南又是何等的盛世空前、安史之亂中的工匠是如何逃往那偏遠(yuǎn)之地開鑿石像的等等如影隨形的暇想中蕩來蕩去,如電影鏡頭般從腦海劃過,讓人癡迷,讓人費解。但不管老輩們講的傳奇是如何精彩,是否屬實,但至少這曾是古驛道,該是千真萬確的,橋面的溝壑正是當(dāng)年鐵蹄踩踏下一道無法抹去的鐵證。
慶幸的是,忠厚的小橋不孤單,那時小橋兩頭岸石疊加,石依水而生,依岸而立,兩棵參天榕樹緊緊擁抱著堅硬的石坡,才使小橋有了鐵定的基石與依靠,經(jīng)風(fēng)遇雨接受著時間的磨礪,使小橋突顯幾分韻致與質(zhì)樸。小橋一端的榕樹下,修有小房一間,為明清時期的青色磚瓦砌成,房內(nèi)沿墻根修有馬蹄形的石凳,老輩人說那是專為路人休憩而建的。小橋、大樹、小房子、大石坡、小石塊、流水、農(nóng)家院落便組成一幅極具田園風(fēng)光的鄉(xiāng)間美景,于是這里的人們便以此為樂園,釋放著心中的歡快與喜悅。
從上而下的流水經(jīng)歷一路的艱辛與洗滌,明澈而亮麗,清爽而甘甜,這是上天賜予的人間甘露。每每到春夏,溪美人暢,看水里的魚兒淺戲水草,觀橋下流水峰回路轉(zhuǎn),看柳竹倒映河水的嫵媚,逐柳絮飛舞的歡暢,都是農(nóng)家人的樂子,農(nóng)家院落里的大人孩子,便盡享這天賜的純凈與美好,于是寂靜的鄉(xiāng)間有了歡笑,生出了遐想,便有了一幅幅晨洗及晚霞落塵時的洗衣、淘菜、鋤犁、澆灌、洗澡、捕魚、打鬧的人間美景,這樣人歡溪暢、人勤春早的景致,總讓世人羨慕與前往。在離小橋兩里地的幾幢高樓里的富家子弟再也不閑置,邀三約四,欣然的前來,伴隨他們的還有那偏分頭、喇叭褲、花襯衫、連衣裙、高跟鞋和帶有幾分挑逗的愛情歌曲,刺激并入侵著鄉(xiāng)間人的思想和神經(jīng),把帶有幾分羞澀的鄉(xiāng)間妹子和小伙那種欲近又懼的落寞與惆悵提到極致,時時燃起鄉(xiāng)間夜晚的夢囈,裝點著年輕人的夢想。
可是這樣的場景在記憶中并存的歲月短暫而蒼涼,時代變遷,小河有了名姓,曰沱江水系的小安溪河,并用代號給予了標(biāo)注,其流入的是滔滔的長江母親河。代號給予了小河的姓名,卻給予不了故鄉(xiāng)人的幸福,有名有姓的小河也生活得并不那么開心快樂。著先是河岸的人家將堅硬的石頭開鑿成條,紛紛搬自家院落,做著修房造屋的基料,農(nóng)家人住上了新房,而大榕樹卻缺少了根基,不是被暴雨盤根拔起,就是孤單萎靡而去;再不久小河的上游有了工廠,聳立起了大煙囪,鄉(xiāng)間有了諸多喧囂,田園風(fēng)景有了諸多雜亂無章,清澈的溪水消逝,水草糜爛,魚兒翻轉(zhuǎn)著魚肚,溪水散發(fā)著腥味,農(nóng)家人失去了生存和發(fā)展的源泉,隨后,兩岸修葺的樓房人去樓空,僅留下年長者孤單的守護著它的輝煌與蒼涼。
這樣的侵占與剝奪無休無止,推土機、壓路機的吼聲宏大如鐘,迫擊著故鄉(xiāng)人的心靈,驅(qū)趕著故鄉(xiāng)人的生活,看著母親愁容滿面的臉頰,便知故鄉(xiāng)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勝景,將永遠(yuǎn)封存在記憶深處了!
有關(guān)寫景抒情散文經(jīng)典范文篇3:槐在五月
路經(jīng)日的在腳下蹚著,竟不知有名?幸偶遇一老先生,告知此為槐花大道,兩年前興修的,向東延至大洞山頂。
望過去,行列有序的槐樹立于路的兩旁,蔥郁,挺拔,雖未成蔭,但也齊列,其間夾著一條寬闊的大道直通山頂,因人跡稀落,異常的清冷。
心想既為槐花大道,必少不得槐花了。于是估算著正是槐樹開花的時節(jié),恰又逢細(xì)雨霏霏,決意冒雨前行去攝槐花,心中早已繪好了《凄迷細(xì)雨槐花白》,雨如織,風(fēng)多情,絲絲細(xì)線潤無聲,難得一意境。
然往往現(xiàn)實卻事違人愿,踏上了槐花大道,只見葉綠,未見花開,大大的失望了,最終只得落落而歸。
記憶中的槐樹卻也如此,庭前荒處隨地可見,不稀罕,大多三株兩株的散著,枝枯葉而落,樹皮尚又干硬的張裂著,并不起眼。
可一但進(jìn)了春,情形就大徑相庭,況那春風(fēng)最是多點物,于是立風(fēng)而搖的槐,幾日未見,竟都變了模樣,整株的樹都綠了,綠的可愛,令人刮目。
然又幾日未見,那蔥綠的圓葉里竟掛上了串串青綠的槐樹米,雖隱隱可見,煞也喜人。
然又不經(jīng)易的,再次張眼看到的卻是一樹的白,如蝶粉兒匯聚,令人驚艷。
許因夜間睡的沉,錯過了花開??茨且灰怪g乍開的白,卻也想像出那是何等的鬧熱,噼哩啪啦,跟炸了鍋似的,槐樹米兒你爭我擠。竟相的吐著蕊,張著瓣,如破繭的粉蝶兒一般的明艷。一朵朵,顫微微的,招著路人的眼,拋著媚兒去勾著路人腹內(nèi)的饞蟲兒。
槐樹開花了。于是滿口的香溢于兩腮,不由的想去品咂那槐花的香甜。
啪,整條枝兒被折斷,是那如黑泥般的小孩兒,正用比槐枝粗不了幾分的細(xì)胳膊用力的折斷的,只見他一手摟著槐,一手舉枝高喊:接好嘍。喊出聲透著十足的驕傲。
于是被摔下的枝如彈簧般的跌落,早有守在樹下的同伴,一哄搶了去,緊忙的捋下槐花,裝進(jìn)竹籃里。
樹上的頑童如孫猴兒看景般的觀賞著腳下的這一幕,露齒而笑,于是銀白的牙齒多了幾許的得意,于是更賣力的往高里爬,絲兒不顧刺槐的劃拉,啪,啪,啪,一聲緊一聲的,枝斷葉落,片刻地上落下了厚厚的一堆枝兒。
夠了,夠了。
那如黑泥的小孩這才帶著不舍的留戀,蹭蹭的從樹上滑下來,臉上手上滿是劃著的傷。同來的伙伴早已把他的竹籃裝滿了。
挎著一籃的喜悅踩著如煙的土回家了。身后甩下的是滿地的落葉,和那一樹的斷臂殘桓,慘不忍睹。
去了梗,撿了葉,就連那沾了槐花的手都滿是的香,沁人心脾的香。
撒上干面粉層層裹了粉蝶兒,更白,更胖,如那沒抽絲的繭一般躺在屜布上,薄薄的攤著,蓋上鍋蓋,十分八分鐘,水氣就沿著鍋蓋的四周氤氳的漫出了一股一股的香氣,面粉拌著槐花的清香。
吸入鼻翼,香,真香。
拌上香油,調(diào)味,于是敞開了肚皮,就著一碗稀薄的面水,連吃帶喝,滋潤。
嗝,嗝的打著飽嗝,用舌轉(zhuǎn)著唇邊舔了一圈去,還直叫著香。
更有那饞槐花的人家,大把的捋著槐花用開水焯過,曬干了,以備隨吃隨用。
寬寬的房道,沒有一戶人家拉起院落。
有一戶人家蒸槐花,就會鍋香飄四家。況鄰里又交好,槐花也不是甚稀罕物,每蒸了必多蒸了幾鍋,倒于口徑三尺的大盆子里,盛了一碗碗去,送東家,送西家。一盆子的槐花散去了,入了口,香甜,果了腹,滋潤。共享著五月的槐花,這就是五月的人家。
咚咚,叩響了門:送碗槐花嘗嘗鮮。
接了去,明又蒸了:嘗嘗。
來年,枯枝還會發(fā)新芽。
槐樹上依然的是那一番的鬧熱。
看了有關(guān)寫景抒情散文經(jīng)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