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觀后感2000字 最新博物館觀后感2000字
中國對于博物館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對其定義也有過多次修改。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認為: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機構,不是專為保管寶物的倉庫,是以實物的論證而作教育工作的組織及探討學問的場所。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博物館觀后感2000字,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博物館觀后感2000字篇1:觀建川博物館有感
今天,我們一家人來到建川博物館,建川博物館,全稱建川博物館聚落(Jiand Chuan Museum Cluster),由民營企業(yè)家樊建川創(chuàng)建,位于位于中國博物館小鎮(zhèn)-——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zhèn),是劉氏莊園所在地。聚落占地500畝,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擁有藏品800余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29件。博物館以“為了和平,收藏戰(zhàn)爭;為了未來,收藏教訓;為了安寧,收藏災難;為了傳承,收藏民俗”為主題,建設抗戰(zhàn)、民俗、紅色年代、抗震救災四大系列30余座分館,已建成開放24座場館,是目前國內(nèi)民間資本投入最多、建設規(guī)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nèi)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
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中流砥柱館,該館規(guī)模居各館之首,展廳面積為2435平方米,是一個橘紅色的方形館,位于主道路最前方。以歷史照片、資料、實物、文獻以及地等方式陳列,通過三個主題單元——“民族的脊梁”、“敵后之歲月”、“根據(jù)地建設”,生動展示出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敵后民眾八年抗戰(zhàn)情況,突出反映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浴血奮戰(zhàn)于抗戰(zhàn)最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的光輝歷史。
隨后,我們到了一個部隊里面,那里面有很多的英雄人物,比如:葉挺、偉大的毛主席、周恩來、蔣中正、宋美齡、蔣經(jīng)國、朱德、魯炎、鄧小平……
那里的英雄人物數(shù)不勝數(shù)。
讓我深受震撼的是“5·12”地震館,對征集來的地震實物以日記的形式,真實地記錄地震發(fā)生當天至6月12日一個月中,災區(qū)每天發(fā)生的事情。30多個展廳,分為震撼5·12—6·12日記、地震美術作品館、地震科普館等,包括實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現(xiàn)了抗震救災過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在災難面前,我們?nèi)珖舷卤娭境沙?,發(fā)起募捐獻血活動,我們心一齊指向汶川,汶川挺住,汶川加油!——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這當中發(fā)生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如一個地震中的母親在她的手機上編輯了這樣一條短信,“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還能活著,你一定要知道,媽媽愛你!”
2008年是中國最驕傲的一年,但那年發(fā)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一次大地震,那場地震死了幾十萬的同胞,這樣的災難發(fā)生讓我的心都在震撼,我在“5·12”地震館還看到了“豬堅強”他傻乎乎的睡著覺,時不時的還打著呼嚕,看它的樣子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活到了現(xiàn)在。
走出博物館,回想起我今天見到的一切,不得不為我的國家而感到驕傲,也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初一:陳思宇
博物館觀后感2000字篇2: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觀后感
因為孩子已經(jīng)讀高中了,所以,國慶節(jié)在南京,我們選擇了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去紀念館的途中,我問女兒,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你是否都知道?她說,知道,但不是很詳細。
其實,我在去紀念館的途中也在想:現(xiàn)在的學生是否都看過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他們對這段歷史是否也如我們乃至上一輩人那樣的刻骨銘心?南京大屠殺不僅是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也是全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極端殘暴的法西斯獸行于1937年的12月13日在古都南京上演,歷經(jīng)6個星期的血腥屠殺,日本軍閥在南京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多萬人。
到達紀念館是下午兩點多鐘,只見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進口處一批一批地放參觀者進去,后面又一撥一撥地排起長龍。在紀念館展覽廳的入口處,工作人員根據(jù)規(guī)定,參觀者不得攜帶挎包、拎包等,但對參觀者的相機并沒有要求寄存。因此,在參觀時,我拍了幾張照片。這時,有保安和工作人員立即過來對我說:“同志,這里不能拍照,希望您配合我們的工作,請把剛才拍的照片刪掉”。我很配合地當場刪掉了照片。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我被紀念館展出的歷史真跡和實物所震憾,此刻,我絲毫也沒有“地道戰(zhàn)嘿地道戰(zhàn)……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的感受,我覺得那樣的打鬼子太不解心頭恨哪!一路的參觀,心里不免沉重。那一份哀傷!那一份沉痛!那一份深思!我不知該如何表達。我對身邊的女兒說,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這一段歷史,中國人永遠不能忘。
從我記事起,在村里看的露天電影,多數(shù)是打“打鬼子”的,我孩提時代的游戲也是在“打鬼子”的游戲中度過的。記得小時候,如果伙伴們硬要讓我演鬼子,我會感到非常的委屈,并下定決心要在下一次的游戲中爭取到演八路,在痛打日本鬼子的情節(jié)中感受那一份自豪。
在南京大屠殺歷史資料館,我看見一位年青的媽媽正在逐字逐句地給身邊只有約四、五歲的女兒讀著歷史資料,她那認真的態(tài)度讓我感動,她身邊聆聽著的女兒更讓我感動。南京大屠殺不能只因需要才去紀念。我們常常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喚醒痛苦的記憶,不是要渲染一種仇恨,而是要更加科學和正確地去面對歷史、展望未來。
可以說,四、五歲的孩子,他們現(xiàn)在并不知道這一段歷史,但是,發(fā)生在中國歷史上的日本鬼子喪盡天良的獸行、日本鬼子在我國犯下的奸淫擄掠和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記!世界各國一直在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積極的努力。今天,和平與發(fā)展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南京大屠殺事件帶給中國人民的巨大傷害,要求全世界人民呼吁對人類和平的珍惜和熱愛。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一幅再現(xiàn)當年日軍入侵南京時的電子畫面,我忍不住拍了幾張,工作人員還是及時走過來對我說,“同志,請不要拍,這畢竟是我們的國恥,請您立即刪除”。我很理解工作人員的心情,但我更知道前來參觀人員的心情,以及中國人民的心情。當我們在沉重的歷史面前,誰都不會回避自己的責任,而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具備應有的歷史道德。
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出來,我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中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樹立科學發(fā)展觀的新的歷史時期,我縱然不能夠再有“小兵張嘎”那樣的理想,但是,我卻可以唱歌:
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
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
承前啟后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
博物館觀后感2000字篇3:參觀徐州博物館觀后感
一 感悟傳統(tǒng)文化
到了博物館,剛走進大廳,一股古老的氣息便撲面而來,在幽暗的燈光下,透著它的神秘。整個一樓大廳有各種陶器和石器,可以想象出在那個時代里,人們用石器做出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有獨特的氣質(zhì),更加體現(xiàn)了徐州作為兩漢發(fā)源地濃厚的文化底蘊。
上了二樓,則是漢室遺珍展廳,在其中擺放著各種陳列銅器、金銀器、玉器和陶石器,有簸箕山出土的“宛胸侯”龜紐印、金腰帶扣、金代鉤、金虎頭、金羊頭、明光宮等。通過這些鎏金的寶物可以預見當時皇廷是何極的輝煌,它彰顯了我們中華民族氣壯山河的大氣,象征著漢代的強盛。往下走,一面古樸的大門映在眼前,荒古而厚重的暗紅顏色,是火與血的交融,象征著漢王朝的權利與勝利。
整個大廳展示了一個泱泱大國所蘊含的民族魂,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本。民族存在于何處?它存在于血液骨髓里,如果沒有發(fā)掘出民族魂,那么這個民族的人必將會變得茫然、變得背叛。因為他們沒有精神支柱。歷史上,漢族曾經(jīng)多少次被少數(shù)民族征服,但是作為漢民族卻一直沒有消亡,反而是征服者在不知不覺中被漢民族同化,這和漢文化的先進性有著直接的關系。
二、學習民族傳統(tǒng)文化
參觀了二樓3廳,往里面走則是各種兵器、鎧甲。其中一件是一位的鎧甲,透過泛著寒光的鐵衣,我感到了一股肅殺的氣息,當年的他必定在沙場上馳騁飛揚吧。然后是“鎖子鉀”,用鐵鏈結成,重十幾斤,可以試想一下,當時的戰(zhàn)士穿著這種衣服是多么的辛苦。那鐵衣上的裂痕顯示了戰(zhàn)爭的殘忍,正是因為有著民族精神的支撐,他們從不退卻,兩漢的民族氣節(jié)支撐著他們錚錚的鐵骨。 各種兵器排列在大廳的四周,有短刃匕首,有長槍鐵戟,斑斑的銅銹遮不住它們的寒氣,森森的寒光炫耀著它們曾經(jīng)的倔強。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但他們無一不體現(xiàn)了漢民族應有的血性。這血性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決心;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烈;是“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絕;是“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
一件件兵器象征著一個個英魂,也許沒有他們的名字,也許他們不曾流芳百世;但這種“血性”確是他們傳承后人的,這血性不是“沖冠一怒,流血千里”
的莽夫,而是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他們遇到過困難,他們失敗過,但他們最終都戰(zhàn)勝了困難,為黎民百姓搏得一個太平盛世。
正如劉邦項羽爭天下,劉邦敗了多少次?不重要!因為他最終勝利了。歷史對劉邦褒貶不一,因為項羽太強大了,強大到讓所有人佩服。他可以背水一戰(zhàn),可以力能扛鼎,可以一夫當開萬夫莫開。但他終究是敗了,敗給了劉邦更敗給了他自己,因為他輸不起。而劉邦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堅持失敗就是最大的成功。
正如俞洪敏先生所說 :作為一顆草,人們可以隨意的踐踏你,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他產(chǎn)生痛苦,因為人們根本就無視你的存在。只有像樹一樣不屈不撓的成長,長成一顆參天大樹,遠方的地方人們才能看到你,走進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蔭,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中國精神,也是兩漢文化所要告訴我們的真理。
三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
最后看到的是“金縷玉衣”這件金縷玉衣是王侯的葬衣,據(jù)史書記載玉衣以玉為福,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縷,腰以下玉為機,長一尺,二寸半為柙,下至足,跡縫以黃金縷。通過這介紹,我們了解了金縷玉衣的由來,看著這套金縷玉衣仿佛是一位王者躺在那里,不怒自威。
時至今日,許多人崇洋媚外。誠然,國外的許多國家比中國發(fā)展的好。但是“我們”被放在哪里?民族文化被放在哪里?假設我們不從世界、國家的大角度看,僅從徐州來看的話,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博物館存在的意義了。它用這種方式激勵后人,讓過去的先輩教會我們不屈的精神,掀起一個波瀾起伏的時代。通過這跨越歷史的文化與精神傳承,讓現(xiàn)代的徐州人再次發(fā)出歷史的輝煌之光,讓徐州這座古城增光添彩。
不得不承認,徐州這座擁有濃厚歷史文化的古城已經(jīng)落后于其他城市了,在巨變的三十年里,徐州進步太小了,不說與上海、深圳等沿海新生城市相比,就是周邊城市都有超越徐州的趨勢了。也許是時代束縛了我們的腳步,但作為漢文化的發(fā)源地,弘揚民族文化我們責無旁貸。
越過古老的街道,聆聽著圣賢的教誨,細數(shù)漢家之往事,弘揚漢家文化與精神。在這個古樸的藏館里,我向宣誓“怒向刀從覓小詩,我以我血薦軒轅”!
博物館觀后感2000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