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申的救贖》觀后感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摩西
寫在前面:《肖克申的救贖》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jiān)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diào)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xiàn)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huán)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jié)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fù)仇宣泄。
根據(jù)MBTI的人格劃分,Andy Dufresne是典型的INTJ——
(I:極強的自我驅(qū)動)+(N:對希望和內(nèi)心自由的堅定信仰)+(T:周密冷靜到可怖的思維能力)+(J:無可置疑的行動力)
INTJ在人群中的比例不足1%,而每一個維度都發(fā)展到接近極致,套用對嘉寶的形容:他簡直是人類進化的終極。即使在banker的樣本群里,也很難找到一個內(nèi)心能量能接近Andy的人。大牛如J. P. Morgan,號稱金融界摩西,終其一生也未能擺脫抑郁癥的困擾。
很多人說一些電影如<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等等,非常之tricky,把一個天才硬是包裝成傻子,或是專門在市井混混中挑一個智商150的大牛,昂貴辛酸的美國夢一下子廉價得無比誘人。從這個角度說,<肖申克的救贖>太真誠了——它壓根就沒打算塑造一個人,它就是在赤裸裸的造神。我相信極少有觀眾能在Andy身上找到代入感,即使是自認還比較聰明的觀眾,我們更多的認同感是在Brooks和Red身上得到的(有影片視角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都有自知之明)。我甚至懷疑,當時從一票冉冉男星中挑中Tim Robbins,導(dǎo)演是不是看中了他6’5”的身材?原著里Andy可是個小個子,然而Robbins的Andy,無論在多么嘈雜的鏡頭下,清一色囚服的紛亂人影中,永遠鶴立雞群,總是一眼可見,讓我想起一段對喬治.華盛頓的描繪:
He was like God himself, levitating above it all. He was silent and aloof, like the man in the moon.
(他仿佛上帝一樣的存在,橫亙眾生;他那么安靜而超然,好像置身月亮之中。)
而這部電影,何嘗不是觀眾與Red共同完成的一次登月旅行。
這種感覺不同于女生看完<亂世佳人>后夢想嫁給Clark Gable,也不同于男生看完<教父>會幻想自己是Don Corleone。Andy的敞篷車駛向沒有記憶的海洋——哪怕只有那么一瞬間——我恣肆的在腦中釋放著自己——我看到我的摩西在走出埃及的路上,而我可愿跟隨?
我想我會愿意,如同Red毫不猶豫的奔向Zihuatanejo,去擁抱Andy和永恒的自由。
但回過身來,太平洋在那兒,我在這兒。
我有我的routine。
在16歲之后,人格形成之后,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因為一部電影,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即使是IMDB上位列榜首的電影,即使我們真的為那有形無形的高墻和沒有記憶的海洋而感動。掙扎在凡俗之間,在短暫的火光中得一瞬靈魂的悸動,然后很快消失于無形,對于有些人,會留下一道淺淺的印痕。就像費加羅的婚禮高高的飄過,又永遠消失在空氣中,也許有心人會記得,當時心曾被刺痛的感覺。
半睡半醒。
我們登上了月亮,終歸卻還要回到地球上生活。但我仍感激很多年前某一個平常的下午,有一部電影讓我在一瞬間,恍惚覺得自己在隨著摩西,走出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