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5年全國各省高考作文題目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全國各省高考作文題目解析,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新課標全國一卷:(新課標全國一卷適用地區(qū):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陜西)寫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親在高速公路開車打電話,旁邊的孩子一再提醒,父親不要撥打電話,可是父親不聽勸阻,最終孩子選擇報警。警察前來后對父親進行批評教育,此事引起社會爭議。以此為內容,寫一封信800字的信??蛇x擇給違章當事人、女兒、警察寫。
【文題解析】:新課標I卷作文題目是社會現(xiàn)象類材料作文。這個題目很好,很現(xiàn)實,又是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真人真事,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角度,有的人可能覺得女兒不應該舉報爸爸。有人覺得女兒舉報他爸爸目的就是擔心他爸爸在高速路上開車會出危險,打電話會出危險,完全出于好心。我覺得,這個題目實際上能夠充分的讓學生們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說話,這個作文題是出的很好的。
寫作立意方面:現(xiàn)實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駕駛員開車打手機的為數(shù)不少,有的甚至毫無顧忌。這樣的行為簡直就是公然違反交通規(guī)則,形成重大安全隱患,害己害人,理當譴責,必須依法查處。需要了解與分析制定這條規(guī)定的原因,了解與分析開車打手機的壞處有哪些。
考生可根據(jù)自己掌握有關知識的情況選擇立意角度。 比如,若站在給小陳寫信的角度,則可肯定或否定的角度表示看法并列舉理由;若站在給老陳寫信的角度,則應著重分析開車打手機的壞處,點明當爸爸的應該在女兒面前起垂范作用;若站在給交警寫信的角度,則即可抱肯定贊揚的態(tài)度,也可就交警發(fā)在官方微博的做法有涉泄露他人隱私之嫌提出質疑。
新課標全國二卷:(新課標全國二卷適用地區(qū):貴州 甘肅 青海 西藏 黑龍江 吉林 遼寧寧夏 廣西 內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創(chuàng)新、技術、愛好(材料作文)
材料一:老李帶領公司走進了國際化的領域。
材料二:老王是普通焊接技工,通過自己努力變成了國際大牌工匠。
材料三:一個攝影師拍攝一組照片發(fā)到自己微博,受到廣泛贊揚。
【文題解析】:此材料作文繼續(xù)采用延續(xù)前幾年的社會生活類事實性材料,作文考查了學生的價值觀,不論什么職業(yè),只要對社會作出貢獻,就值得點贊。審題障礙不大,可供學生發(fā)揮的空間不大,思辨性差,恐怕出現(xiàn)的仍是千篇一律的頌揚之詞。但在立意上不能忽視一些細節(jié)要求的提示。這個作文題的特點就是,表明觀點容易,但找到恰當?shù)恼摀?jù)支撐比較難,容易寫得空洞。”
考生可以從團隊精神、科技進步、創(chuàng)新改變生活等角度闡述:如果選擇技術工人,可以從愛崗敬業(yè)、普通人普通崗位也能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角度切入;如果選擇攝影師,可以從提升人們審美,用美的作品來緩解人們緊張壓力的角度切入。
北京卷: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二選一)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僭谥腥A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有無數(shù)英雄人物:岳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他們?yōu)榱俗鎳?,為了正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他們也不乏兒女情長,有普通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中華英雄令人欽敬,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榜樣。
請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自選一位中華英雄,展開想象,敘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寫出英雄人物的風貌和你的情感。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凇墩f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熱愛為什么能深入你的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作文。
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文題解析】:2015年北京卷命題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命題的選擇,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與表達愿望??忌J為無理無趣的,甚至認為過分的,你自可不取。就你自己的“領域”與“表達”,寫下去即可。充分的選擇的背后就是不強迫。尊重并鼓勵學生寫作個性上所做的努力。發(fā)揮想象,編故事,談認識,說感悟,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這些開放的要求一改往年偏向議論文考查的單一性,為學生預留了盡量大的寫作空間,意在鼓勵學生充分馳騁自己的思維,施展自己的才華,成就各自的精彩,實現(xiàn)了對語文寫作能力的全面考查。
第一題,立意以表達對這位英雄人物的敬愛、崇拜、學習為主,如果能寫出英雄人物謙虛、平凡、柔情的一面,或通過英雄人物,表達出作者也可成為英雄的思想,應屬立意新穎。想象力、敘事描寫能力,成為這篇作文在技能要求上的重點。第二題,深入靈魂的熱愛,應該是關乎人類前途、國家民族精神、英雄品德、祖先遺愛、親子感情、個人成長或“三觀”的愛。所選之物,不是有象征意義,就是有重大作用,或者與某段真摯的感情想關聯(lián)。
上海卷:造就和諧自我
根據(jù)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系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文題解析】:近幾年上海高考作文一直注重對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今年的作文試題仍然保持了這一特點。今年作文題目跟往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的思維模式是一致的,都是兩概念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思考。題目查考的是學生辯證的思考力,而這也是一些學生所缺失的。
從題目內容來看,探討心中的“堅硬”與“柔軟”,培育精神和諧。精神培育這個話題,具有時代特征。
這個題目有寫作的空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同時也有高度可攀。從寫法上,可以寫統(tǒng)一性,培育和諧人格;也可以分開寫,“堅硬”的力量和“柔軟”的力量,同時兼顧另一方面。
作文題帶有開放性,給學生的空間較大,容易上手,可以選擇不同角度來寫。既可以寫成議論文,也可以寫成隨筆等。
從內容來說,心中的“堅硬”和“柔軟”以及和諧的自我,針對整個社會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會問題,內心的選擇對整個人生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不要走極端和偏激。
當考生在某一點上站穩(wěn),卻仍需要將眼光涉及另一點,將兩點結合,逼迫考生深入思考:“如何對待,才能造就和諧人生”。如何根據(jù)自己的人生境遇去平衡“柔軟”與“堅硬”,造就和諧自我。挖掘矛盾背后的邏輯合理性,體現(xiàn)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至此,什么是“和諧人生”呢?健康、快樂、幸福、自適等就是一種和諧人生。故而,無論是“柔軟”,還是“堅硬”以適度為好,適度才能造就一種幸福、自適的人生。
天津卷:范兒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一個詞——“范兒”,并派生出“中國范兒”“文藝范兒”“潮范兒”“有范兒”等一系列詞語。“范兒”多指好的“風格”“做派”,近似于“有氣質”“有情調”“有品位”的意思。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范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范兒”,不同職業(yè)有不同職業(yè)的“范兒”,一個人也可能有一個人的“范兒”……
請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
【文題解析】:今年天津高考語文卷作文題以近年來社會上流行詞“范兒”,及其派生的一系列詞語如“中國范兒”“潮范兒”等為材料,要求學生結合自身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是什么樣的“范兒”呢?一是快餐化、碎片化的淺閱讀時代(自媒體時代)而帶來的“盲從范兒”;一是社會轉型期,面對不斷出現(xiàn)的新矛盾、新問題,社會浮躁情緒、急功近利而帶來的“功利范兒”“精致的利己范兒”。材料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延展性,可以激發(fā)考生的寫作思維。該題根植現(xiàn)實生活,具有時代特色,導向積極,彰顯正能量,有新意,比較接地氣,易于引發(fā)考生的聯(lián)想、思考。
天津卷作文題寫作角度多元,具有開放性,賦予了考生自主選擇、獨立思考和個性化表達的空間??忌蓮臅r代、民族、國家、集體、個人等維度切入,多層面展示對生活的觀察、思考與感悟,敘說自己心目中“范兒”的風格、氣派、情調、品位等。既可對“范兒”概論綜觀,也可對某種具體的“范兒”描寫議論;既可刻畫其外在形貌,也可著意于內在精神;既可寫反映時代潮流的“范兒”,也可寫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范兒”。
考生可以大處著眼,提要鉤玄,也可以由表及里,深入升華,只要具備了相應的生活積累和思辨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就能寫出較好文章。此外,題目對文體的要求較為寬泛,考生可以抒情記敘,也可以議論分析,適用于多種文體寫作,便于發(fā)揮其寫作個性。這個題目很潮,夠“范兒”!有事可寫,有話可說,容易入手。
四川卷:老實與聰明
以“老實的聰明,聰明的未必真聰明”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標題自定,文體自選,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
【文題解析】:四川省今年的高考作文,相對而言讓考生有話可寫,從命題看“老實”和“聰明”是兩種人生態(tài)度,該作文題著重培養(yǎng)和考察考生對社會、人生和人的關系的認識。
相比往年,作文更加靈活,本身的導向性不是很強,考生既可以選擇“老實”,也可以選擇“聰明”,還可以選擇“老實又聰明”,比較辯證,具有開發(fā)性和哲理性,考生可以進行選擇,在具體的場合選擇具體的人生態(tài)度。
同時,此次的作文還考察考生思考的深度和思維水平,學生可以不受限的多思考,作文讓“人人都有話說”,但思維的優(yōu)劣也能在考生行文中體現(xiàn)出來。
總體來說,作文的出題范圍,所給的材料并不難,著重點在于學生思考的角度和自身抱有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安徽卷:蝴蝶翅膀顏色(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為了豐富中小學[微博][微博]生的課余生活,讓同學們領略科技的魅力,過一把尖端科技的癮,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眾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活動期間,科研人員特地設計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同學們親手操作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蝴蝶的翅膀。
通過這臺可以看清納米尺度物體三維結構的顯微鏡,同學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本色彩斑斕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顯現(xiàn)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結構。
原來,蝴蝶的翅膀本是無色的,只是因為具有特殊的微觀結構,才會在光線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繽紛的色彩....。。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文題解析】:這道材料作文題困擾考生,命題“不夠嚴謹”。材料大意寫蝴蝶的翅膀本身是沒有顏色的,但因為有特殊的結構,在陽光下會顯示出五顏六色,等都屬于此類,給考生思辨和表達的空間,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觀念、想法,只要自圓其說,嚴密表達即可。從孩子的角度,實踐出真知,還有顯微鏡這條路,掃描視鏡和顯微鏡這些科學儀器,有這些科普活動,所以學生才能有這個認識。從蝴蝶的角度,如果贊揚同學這種得到真知的途徑,贊揚科學研究所說推出的科普活動,這種舉措,顯微鏡什么的,都可以。這是材料中很重要一部分。非常模糊,比如蝴蝶這個角度,也涉及很多。另外,可以涉及到環(huán)境對蝴蝶的影響,有了光和環(huán)境,蝴蝶可以生存。另外也可以在蝴蝶本身,必定是有那種提問的結構。其實安徽省的作文題是比較典型的“不給定角度的材料作文”,即需要考生在材料中自選角度來立意。這種題目比較淺層次的角度有“從不同角度看事物,事物呈現(xiàn)出不同面貌”、“普通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有令人驚喜的變化”等等立意。
江蘇卷:智慧
智慧是一種經(jīng)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樣子。請以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文題解析】:最近幾年江蘇高考作文”品味時尚”、“綠色生活”,還有“憂與愛”和“青春不朽”,定義標題內涵,定義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字眼背后無盡的含意,這次的“智慧”的可選角度更加多元化,多角度立意的形式,考生可以根據(jù)材料中給出的智慧是一種“經(jīng)驗”、“能力”、“境界”、“本色”等角度切入立意,也可自選新的角度切入——大部分考生在審題上是不容易跑題或偏題的,看上去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要寫出新意寫出深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忌谖捏w的選擇上,如果是議論文,學生最好是能夠選定一個角度確定立意后,整理好思路以遞進式的結構把立意深入地闡釋,并不推薦學生把材料中的幾個點作為分論點并列論述,每個點都沒有辦法明確、完整、深入的解讀;如果是寫散文,學生要能夠為自己的立意找到契合的意象,由實入虛,升華文章主題,適合寫“境界”或者“本色”,而“經(jīng)驗”、“能力”這種比較“接地氣”的實際存在的問題,不太好升華,散文便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同時,在平時練習中就不擅長散文的同學在選擇文體時也一定要慎重考慮;如果是記敘文,學生在選材上,選擇的“人”或“事”一定要能夠和“經(jīng)驗”完全吻合,因為記敘文注重通過敘事和描寫打動讀者,其中不適合插入過多的議論,這就縮小了學生表明自己立場的空間,那么,寫記敘文,一是要注意選材,二是要注重通過細致、生動的描寫來突出主題。
重慶卷:等待
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讓公交車等下他媽媽,過幾分鐘,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埋怨,這時殘疾媽媽拖著腿上車了,所有人都沉默了,考生按照這個材料進行發(fā)揮。
要求:
1.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含意,選準角度,明確立意;
2.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重慶市2015年此次的語文作文題為材料作文,弘揚社會正能量,材料表達的事件雖小,但貼近現(xiàn)實,弘揚了社會主義價值觀,展示親情的可貴、關愛的寶貴,反映了正能量??忌梢詮囊韵曼c入手:寬容精神、敬畏生命、道德價值,應保持善良、光明;平和心態(tài),平和感受生命的溫情等就不容易跑題,但是要寫出材料蘊含的深意,需要考生眼觀社會,心系社會,考生可從情感性、思辨性入手,做到語言流暢、思維清晰,寫出材料的感情味道。
湖北卷:噴泉與泉水
以“噴泉與泉水”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標題自定,文體自選,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
【文題解析】:湖北卷出了一道看似簡單直接的材料題目。泉水在地下積蓄,一旦有機會,它便驕傲的涌出地面,沉淀眾人注目的噴泉。繼而匯成溪流,奔向遠方。但人們對地下的泉水鮮有關注,其實正是因為有地下默默不語的泉水不斷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不停奔涌。噴泉最大的特點是美,泉水不一定美,但是實用性很強。涉及“美和實用”的關系。今年湖北的作文考題在告訴我們,個人也好,社會也好,國家也好,人們最基礎的部分更重要的。
如果一道題看上去很簡單,那么審題不會出現(xiàn)大問題的情況下,想要寫出最佳立意就需要考生再多下思考功夫了。如果題目里面兩個事物看似在分高下,那么第一步就是做選擇,泉水和噴泉,選擇哪個。選擇噴泉的是傻瓜,選擇泉水的才聰明。這種典型的二選一最好就是反彈琵琶,去選泉水。這種立意的好處就是角度較新,對于平時思維比較活躍、有想法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就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山東卷:絲瓜藤和肉豆須
鄉(xiāng)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藤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開的。
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里絲瓜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
父親看了好笑,就說:“種它們是挑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他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要求:1、選準角度,確定立意;2、自擬題目;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4、問題特征鮮明。
【文題解析】:今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是個寓言故事,考生光從這個題表面上看挺老土,絲瓜藤亂七八糟的,需要到農村體驗生活。仔細一看,是一個現(xiàn)代性的話題,你如何突破城市,沖破這些羈絆,在前行路上讓你實現(xiàn)模糊的羈絆找到非常明確的方向,一個人要有非常果決的理想和結果訴求,就像種東西,不要糾結它的過程,最終目的是要結果。很多東西過程重要,其實過程讓很多人痛苦不堪,對于我們來說,有的時候果決去觸及那個結果,很多時候是更重要的。
這個非常簡單的材料,通過例子告訴你,是否分辨“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孩子和父親各有認識和行為選擇。孩子要分辨并且行動了,父親認為不必分辨,照顧好,等著摘吃即可。孩子和父親之間構成了一對情節(jié)矛盾。考生必須認真閱讀材料,找到材料的核心角度才能得高分,偏離了材料的重心很難得高分。從這個小事件讓我們感受到,其實人生不也是如此。人生就好像一團亂麻總是理不清,為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不知道結果是什么。就拿高考報志愿來說,很多孩子不知道報什么志愿好,因為他沒有真正果決、真正的興趣,所以他摘不到東西。
這則材料有著較為廣闊的生活聯(lián)想空間和思想認識空間。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事情纏繞在一起很難分辨,分辨和不分辨都可能帶來好壞兩種結果。材料有整體的隱喻性,也就注定會有干擾性,進而分散考生的思考中心。很顯然材料雖短但也包含很多小角度,如果考生僅僅抓住“保護孩子的興趣最重要”“社會要像父親一樣保持寬容心”“世事繁復難以分辨清楚”等等去寫,就偏離了材料的重心所在,很難得高分。
福建卷:路
作文題目以路為話題,根據(jù)材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時,走錯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沒有走錯路,就不會發(fā)現(xiàn)新的路;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這三句話自選角度寫作文。
【文題解析】:看了福建高考作文題,誰不知道魯迅先生的話,看似簡單,但考生要在考場上,要從這三句話中選擇寫的角度。關鍵是選擇的角度如何出新,才能寫出新意。如果選的角度太平常太俗的話,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會失敗。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一個國家需要創(chuàng)新,一個民族需要創(chuàng)新,一個社會也需要創(chuàng)新,一個人更要創(chuàng)新。歌德有言“真正有才能的人會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對于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寫創(chuàng)新,通過這篇作文命題,可以大概對福建卷的特征有一個了解,才能體現(xiàn)命題人的真正的目的。
湖南卷:有一棵大樹
有一棵大樹,枝繁葉茂,濃蔭匝地,是飛禽、走獸們喜愛的休息場所。飛禽、走獸們談論著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經(jīng)歷。大樹也想去旅行,于是請飛禽、走獸們幫忙。飛禽瞧不起大樹沒有翅膀,拒絕了。大樹于是想請走獸幫忙。走獸說,你沒有腿,也拒絕了。于是,大樹決定自己想辦法。它結出甜美的果實,果實里包含著種子。果實被走獸們吃了后,大樹的種子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根據(jù)此材料寫一篇作文。
【文題解析】: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目還是新材料作文。材料提供的是一則寓言。這則寓言說的是大樹雖然不能像飛禽走獸一樣去旅行,但是它通過自身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在立意時,考生應緊扣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大樹想要實現(xiàn)旅行的愿望,在直接請求飛禽、走獸幫忙而不可得的情況下,決定自己想辦法,由此可將立意定為:①求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其二,它結出甜美的果實,果實中包著種子,飛禽、走獸們吃了果實,大樹的種子就這樣傳播到世界各地。由此可將立意定為:③蠻干不如巧干;④要善于借助他人。⑤理想、愿望、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智慧。
立意一:從樹的角度立意,有多種立意角度:抓住大樹“沒有翅膀”“沒有腿”等詞語,我們可以理解為客觀條件不足,與飛禽、走獸相比,顯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它以退為進,最終靠結出甜美的果子,讓飛禽、走獸把種子帶到世界各地。從這點上說,可以寫要學會轉彎,寫要知道變通,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或寫有志者事竟成。
立意二:抓住“大樹決定自己想辦法”這個句子,我們思考下,大樹想出了什么辦法呢?顯然是想出靠飛禽、走獸們吃了種子后把它帶到世界各地去的辦法。從這點,立意的角度有方法總比困難多,要學會借助外物,要注意借雞生蛋。
立意三:從飛禽、走獸等角度立意,飛禽、走獸認為要旅行,就必須有翅膀、有腿,這是常規(guī)思維,換個角度思考,沒有翅膀和腿照樣可以旅行。我們可以寫凡事不要妄下結論,做人要有自己的識別能力和判斷力,人們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立意四:從有飛禽、走獸等角度立意,飛禽、走獸原本想幫助大樹旅行,苦于大樹自身條件不足,但無心之中卻助成了大樹旅行,可以立意為“無心插柳柳成蔭”。
立意五:從材料的整體來立意,大樹雖然靠自己,但最終是靠合作。大樹結出甜美果實給飛禽、走獸;飛禽、走獸吃了果實,攜帶種子去遠方,幫大樹實現(xiàn)了旅行的心愿!可以寫要學會合作。
立意六:從材料的整體來立意,大樹面對飛禽走的拒絕,并不灰心喪氣,而是自己想辦法自力更生。我們可以寫“自立自強”“求人不如求己”這個常見的立意。
還可以從樹為實現(xiàn)理想,排除困難,堅韌不拔入手,可以從承認劣勢堅持優(yōu)勢,尋求途徑達成目標入手;還可以立意在分享與合作上,通過與他人合作達到雙贏;或者立意在“君子善假于物”上,從樹善于利用外部條件達到目標著手……
浙江卷:文章和人品
材料如下: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
【文題解析】:浙江高考作文材料內容為,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有一定難度,這個題目考的是學生三方面素質。首先,文學方面的功底要深厚,如果考生閱讀不多,文學積淀不夠,那么寫出來的論據(jù)也不會豐滿,就無法佐證觀點。其次,出這個題的原因應該是針對當下“文如其人”背離的現(xiàn)象,中國傳統(tǒng)文道系文如其人,當下的針對意義就是提倡“文如其人”,如果是一個理工科考生,如果對中國傳統(tǒng)文道理解相對欠缺,就會有難度。再者,理論之后還得有一個反面的舉例,考生要結合當前出題者原本的價值傾向性。
考生如果理清三方面,做到文品應該與人品相一致,這樣寫出文章才能符合命題人的初衷。文體以議論文為主,從正反兩方面來論證文如其人的重要性,加之平時有相當?shù)奈幕e累和足夠的閱讀積累。做到具有辯證性、周密性、靈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維品質,在思維品質上勝人一籌,定能寫出好的作文。
廣東卷:感知自然(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缺少了靜觀云卷云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床蓍L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1,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解析】:今年的試題整體上呈現(xiàn)“承前啟后”的味道。作文更是如此。“承前”主要表現(xiàn)在仍然是新材料作文,內容是在信息時代下如何認知自然與人的關系,在感性與理性的認識中去闡釋“近”和“遠”。思辨性一直是廣東高考語文作文的一個突出的特征。2014年的“膠片與數(shù)碼時代”,2013年的“富翁捐款”,2012年的“生活的時代”都是有不同認知的材料可供考生多方位去思考,凡事一個角度切入而又能比較理性思辨的作文都會有高分,從這點看2015年的“感知自然”具有承前的味道。在立意上可以寫“在信息時代中人如何更好的認識自然”“感性與理性中的自然美”“遠與近的自然風景”等,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在生活學習中對自然感悟來表達對人與自然相處的思考。
“承前”是相同點,如果說到“啟后”就是今年廣東高作文與往年的不同點,就是思想更加的深邃,內容更加闊遠,因為“人與自然”的命題畢竟涵蓋的立意范圍和需要學生思考的深度都較之以往要難,其中的“近”“遠”是一個具有哲學意味的概念,估計學生多數(shù)只會從材料中就地議論,難以深刻。但從這點看今年廣東的語文作文更體現(xiàn)了過度性,比較前兩年的新材料作文話題的具體性和現(xiàn)實性,今年的作文顯然抽象了不少,其中“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這里對“近”“遠”的理解是作文能否深刻的關鍵。由于信息化社會中發(fā)達的資訊,人們對很多東西都可以通過便捷的信息交流獲得,這各途徑就是“近”,然而也由于過多的依賴便捷信息的途徑又會缺少了切身的感受,對大自然感知的“遠”與“近”不是對與錯、好與壞,只是不同的途徑而已。
需要指出的是,在立意和構思中要始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來寫,有幾個關鍵詞要抓?。捍笞匀?、感知、近與遠。如果只談如何保護自然或贊美大自然的美,而忽略了對“近與遠”的思考,那么立意和構思就顯得會有偏差甚至離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