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
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1):歐陽自遠
對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如數(shù)家珍,“我最佩服喬峰的坦蕩大氣和家國情懷”;小小的一個永新縣城,屈指可數(shù)的幾家舊書攤經(jīng)常被他翻得底朝天;《科學》雜志激發(fā)了他對地球之外世界的探索欲望……這個毫不諱言自己是“金庸迷”的人,正是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這位著名的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回首幼時那段“野讀書”的時光,依然倍感幸運。
歐陽自遠1935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父親從醫(yī),1 946年在永新縣開了個“九州藥房”,收入穩(wěn)定且頗有人緣。這給了歐陽自遠一個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
“那時候我亂七八糟的書都看。這對我以后的發(fā)展很有幫助,我主張看些野書。”歐陽自遠說,他現(xiàn)在帶學生,最頭痛的就是他們語文根底差,雞兔同籠的算術題都掰不清楚題目意思,寫的文章不是假話就是套話,也缺乏人文歷史素質(zhì)的積淀。
在他看來,能看野書的中學時代,是一個自由的時代。歐陽自遠讀書的習慣是從初中開始培養(yǎng)起來的。
那時候,歐陽自遠住校,晚上還得上自習。由于學校沒電燈,晚自習時,每人掏出一個小鐵燈盞,里面有燈芯,倒點菜油進去,點著,就在豆大燈光下看書。
條件雖然艱苦,但學業(yè)不重,用歐陽自遠的話說,“那時書包不像現(xiàn)在那么沉”,因此有大量的時間讀野書。彼時永新縣城很小,書店也很小,但他經(jīng)常會去那些書店亂翻書。
看武俠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這位老武俠迷說,中學時代他就開始看《蜀山劍俠傳》一類的書了,神話、武俠、幻境充斥其中,文筆華美,想象奇特,讓他愛不釋手。對于中國傳統(tǒng)名著也是魂牽夢繞,像《隋唐演義》、《薛剛反唐》、《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金戈鐵馬、笑傲江湖等,令他欲罷不能。
書雜了,路子也廣了,后來也接觸到很多科普書籍,像開明書店出版的各種少年讀物和科普書籍以及上海出的《科學》月刊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犊茖W》月刊是留美學生任鴻雋等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介紹科學故事、科學家、科學前沿問題、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華羅庚就是在《科學》上嶄露頭角的?!?/p>
受各類野書的影響,歐陽自遠對地球之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很憧憬,想搞明白是怎么面事,高考的時候,一度想考天文系。
語文老師劉燕江、地理老師袁家瑞、化學老師賀祖煌……除了這群優(yōu)秀的師長,歐陽自遠說,中學對他最大的啟示,就是得法比獲知更重要,“學會怎么掌握知識遠比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
歐陽自遠知道,在中學時代,怎么根據(jù)各個科目的特點有序地掌握知識點,掌握這門學科的規(guī)律,應該是學習的重點,像地理,有太多圖表,就應發(fā)揮形象思維;像歷史,穿越時間長河,就應當把歷史事件串起來學。如果每門學科都只是機械重復,根本無法抓住本質(zhì),理透精髓,更不能做到融匯貫通,這就是不得法,“我在中學時代明白了這點以后,以后的學習都不會覺得有什么壓力和困難?!?/p>
他說,現(xiàn)在接觸到很多學生,非常聰明,知識也很廣博,但就是不太知道怎么做研究,“這就是因為中學學習不得法,光是機械地積累知識,結(jié)果在研究上沒上路。”
大學期間,歐陽自遠盡管專業(yè)是地質(zhì),但他從來沒有拋棄自己從小對探索宇宙的欲望。1g57年,前蘇聯(lián)發(fā)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當時正在攻讀礦床學專業(yè)研究生的他敏銳地意識到,盡管新中國尚沒有開展空間探測活動的能力,但中國遲早會有一天面臨這樣的挑戰(zhàn)。
于是,他把研究視野轉(zhuǎn)到地球之外,并從1995年開始全力以赴從事月球研究工作。打小浸潤各類“野書”的歐陽自遠,終于厚積薄發(fā),成為中國最頂尖的探月工程的科學家之一。
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2):科菲·安南
十年秘書長生涯,他曾奮力將巨石推上山巔,也一度在重壓之下抑郁失語。他就是科菲·安南。
或許很多人都記憶猶新,那一刻,這位有著貴族血統(tǒng)的黑人激揚地說,自己可以踏出聯(lián)合國的大門,但聯(lián)合國卻離不開自己的心靈之窗?;赝材鲜曷?,功過是非無須多言,我只想說,即便出身有別,奮斗的路上卻有言不盡的相同。
美國《紐約時報》曾用大篇幅連載安南的故事。安南是個不那么出色的小伙子,至少畢業(yè)的時候是那樣的。進入聯(lián)合國,他只能從最低職位做起,而且,他常推諉一些工作,更不愿意過多接觸直屬上司?!八喼辈贿m合待在那里,因為不會與人打交道的人最終只有一條路——離開?!?/p>
可是,安南向所有人證明,他成功了,而秘訣正是別人言之鑿鑿的缺點?!笆堑模也辉敢馓咏纤?,更不愿意去完成上司要我去完成的某些事,因為一不小心,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那些事不適合你去做,或者說,你不應該知道,否則,很可能被人認為是熱心過度?!?/p>
難道不是嗎?帕麗小姐作為安南的同事,后來在采訪中證實了這一點。她因為主動過去幫別人復印材料,卻看到“離婚協(xié)議”四個字,著實讓雙方尷尬。其實,帕麗小姐遭遇的尚算輕度事件,據(jù)她講述,有一位同事因為去幫隔壁部門的領導調(diào)試電腦,點擊之下,竟然發(fā)現(xiàn)十余張“激情”網(wǎng)頁,這是中毒,還是人家的愛好?無論你怎么解釋都沒有用,因為窺見秘密,便是“懷璧其罪”。
安南的成功秘訣便在于“科學地懶惰”。有一次,一位中國外交官要給各國大使發(fā)送一些文件,而聯(lián)合國的電腦系統(tǒng)并不為他人所熟悉,所以,通常工作人員會直接幫對方完成任務,因為這樣更方便快捷。但安南沒有,他硬是通過電話遙控就在不遠處的中國外交官,哪怕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才完成任務,他也不愿意移步去看看。
遠離別人的秘密,安南自始至終堅持這一做人原則,所以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他從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預算干事一步一步做到部門分部負責人、主任、助理秘書長的部門領導人,然后是副秘書長,最后成為秘書長。
從最下層直至最上層,他比大多數(shù)人更了解這一組織,而且他差不多了解它的每一個細節(jié)。所以,有人表示懷疑,他難道從來不知道別人的秘密嗎?當然不,有些秘密他必須知道,只不過自始至終沒有人知道他知道罷了。
那些關于制裁伊拉克,關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資助,還有中國的人權(quán)問題等,安南必須過目相關文件,但當這一切變成爭議,變成國際問題時,他卻從不發(fā)表任何意見。他曾在日記里寫道:“一個事實,如果我通過別人整理的觀點去認知它,那么,我便失去了對這一事件的評判權(quán),因為我的思想已經(jīng)不再獨立。既然如此,便有悖獨立的原則,所以,我什么都不知道?!?/p>
保守秘密,即便自己已經(jīng)離開,再無瓜葛。他也很少提及那些他所看到的、聽到的事件,這便是他遠離別人秘密的更高的層次——讓世界和自己變得簡單而干凈。
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3):
牛頓牛頓其實是胡克的晚輩。早在1662年,胡克已成為英國王家學會的實驗主管,而此時牛頓還是劍橋大學的學生。1969年,牛頓當上劍橋的教授,開始講授他的光學研究。1672年,牛頓被選為王家學會會員,作為見面禮,他給學會寄去一篇論文,提出光是由粒子組成的,但是遭到了胡克的猛烈抨擊。(胡克認為光是一種波),牛頓無法忍受,威脅要退出學會。在學會書記勸說下,牛頓才留了下來。
但是在1675年,牛頓發(fā)表的另一篇光學論文招來了胡克更猛烈的抨擊。胡克認為,牛頓論文中的大部分內(nèi)容是從他在1665年發(fā)表的《顯微圖譜》一書中的有關論述中搬來的,只是做了某些發(fā)揮。兩人進行了一番貌似彬彬有禮其實暗藏譏諷的通信。
牛頓在1676年2月5日致胡克的信中寫道: “笛卡兒 (的光學研究)邁出了很好的一步。你在一些方面又增添了許多,特別是對薄板顏色進行了哲學考慮。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后面這句話被認為是牛頓的謙虛,后來被許多人當成座右銘,但是如果我們知道牛頓其實看重實驗和數(shù)學計算而蔑視胡克的哲學思考,并且胡克身材不高、駝背得很厲害的話,就可以明白牛頓的這句話并不是在恭維胡克。
多少年過去了,不知內(nèi)情的人都把牛頓奚落胡克的這句話,當作了謙虛,人們把牛頓熱愛科學的故事用作教育的材料,卻忽視了這句名言真正的來龍去脈,只能說是一個被人為誤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