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見聞征文
寫作文要善于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寫好重陽見聞征文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重陽見聞征文,方便大家學習。
重陽見聞征文篇1
昨天是是重陽節(jié),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節(jié),可也就在昨晚,噩耗傳來。
晚上,正當我們一家歡聚一堂,有說有笑地吃著晚飯時,媽媽的手機響了,媽媽接完電話,我問媽媽是誰的電話,媽媽黯然的告訴我,住我家三樓的高祖母(舅婆的媽媽)去世了,說完,便和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這對我來說,簡直猶如晴天霹靂,眼淚直往下流。我掩飾不了我的傷心,更掩飾不了我對高祖母的愧疚……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家里沒人,我又沒帶鑰匙,焦急萬分。我跑到三樓敲響了高祖母家的門。她開了門,見是我,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給媽媽打了電話,才安下了心。擋高祖母顫顫巍巍地把可口的飯菜端到我的面前時,頓時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卻……卻……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見我,我都不理不睬,連招呼都不打,就像沒看見一樣,可她老遠就望見我了。現(xiàn)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后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見不到她慈祥的面龐,再也感覺不到她的愛。天上的星星,請你告訴我,高祖母能聽到我說話嗎?她會原諒我嗎?地上的小草,請你告訴我,高祖母睡得好嗎?
我會永遠記住昨天——重陽節(jié)。安息吧!高祖母,以后每年的重陽節(jié),我都會來看望你!
重陽見聞征文篇2
重陽節(jié)晚上我們?nèi)页赃^晚飯,奶奶說她不舒服,要休息一會兒。我即刻攙扶著奶奶的胳膊,扶她坐在藤椅上休息。我看著奶奶那蒼白的臉色,心中十分擔心,突然,我想起前幾天從書本上看到:洗溫水腳對人體有益。我輕聲地對奶奶說:“奶奶,我給您洗腳,好不好?”奶奶點點頭低聲說:“行?!蔽夷脕硐茨_盆放在奶奶面前,到了小半盆冷水,接著又到了熱水,用手試一試,水溫正好。我脫下奶奶腳上的襪子,小心地把奶奶的雙腳放在溫水里浸泡,用毛巾反復擦洗她的小腿下部、腳背、腳底,約十幾分鐘,奶奶的雙腳紅了,腳背上的青筋飽脹了。奶奶的臉色比以前好多了,再看奶奶的雙眼,淚眼模糊。我忙說:“奶奶,您怎么啦?”奶奶笑瞇瞇地說:“今天你給奶奶洗腳,奶奶很高心,很欣慰?!睆奈宜臍q開始和奶奶一同生活,奶奶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傾注了所有的心血,她給了我無私的愛。
今天,我給奶奶洗腳,奶奶很高心 ,在重陽節(jié)這天我知道了不但要尊敬老人,還要愛護老人。
我覺得今年的重陽節(jié)比去年的重陽節(jié)過得更有意義。
重陽見聞征文篇3
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因為《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關于重陽節(jié)的由來,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xiàn),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xiāng)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恒景歷經(jīng)艱險,終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并密傳授降妖劍術。恒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jīng)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訣,讓恒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xiāng),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xiāng)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fā)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凄厲地吼叫,瘟魔沖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fā)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恒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jīng)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據(jù)說,在中原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
九九重陽,還有歷史淵源。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屈原在《遠游》中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三國時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彼衙鞔_寫出重陽飲宴了。晉代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至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見聞征文篇4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吃糕的風俗。
傳說,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著一個莊戶人家。戶主人是個為人忠厚的莊稼漢。一天傍晚,他從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對莊稼漢說:“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災?!八宦牐瑖樍艘惶?,說:“我沒做壞事,怎么還有大難呢?“老先生說:“天有不測風云,好人難免受災,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揀草木少的高地方搬家,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話做,就可以避災?!袄舷壬f完就走了。
九月初九清晨,莊稼漢依老者的話領著家人剛爬到一座山頂上,就見家里房子著起火來,越燒越大,山腳下和山腳中一片火海,幸虧山頂周圍全是光禿禿的石頭,才沒燒上來。
莊稼漢全家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災一事,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惟恐災難落到自己家里,就往高處搬家,登高避災??墒?,住在平原的人家怎么辦呢?另外,九月初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也折騰不起呀,后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來表示登高消災。從此,重陽節(jié)吃糕的風俗流傳至今。
前幾天,是“九九”重陽節(jié),又是一年一度的老人節(jié),我也要行動起來去登山去敬老!
這一天我被上旅行包就去登山了,哎咻!哎咻!好累呀!就算是減肥了吧!晚上會到家我?guī)蜖敔斈棠谈苫睿瑸樗麄兊顾?,爺爺奶奶笑了,笑的那么燦爛.那么爽朗,我的心里甜極了。
哦,原來敬一次老是那么開心的呀!以后我要天天敬老。
重陽見聞征文篇5
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又稱為“重九節(jié)”,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jié)日。
重陽節(jié),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九是奇數(shù),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jié),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shù)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jié)便演變?yōu)閽吣辜盀橄热朔倩碌墓?jié)日。
重陽節(jié)和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jié);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jié)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tǒng)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lián)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shù),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jié)日,主要節(jié)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jié)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漢,劉歆《西京雜記》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并指出了登高驅(qū)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登高會也叫“茱萸會”,因此也被稱為“茱萸節(jié)”。
重陽見聞征文篇6
年年都有重陽節(jié),今天又是重陽節(jié)。在這個溫馨的節(jié)日里,我也給奶奶送上了最真誠,最溫馨的祝福;在這充滿慈愛的節(jié)日里,我也給奶奶送上了最動聽,最有意義的故事;在這充滿幸福的節(jié)日里,我也給奶奶送上了最精致最可愛的賀卡……
我的祝福雖然不怎麼新穎,但是卻充滿了我的一片敬老之心。“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與天齊……重陽節(jié)快樂!”這一字一句都飽含著我的一份情意,我要對奶奶說的話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祝奶奶重陽節(jié)快樂!
我的故事雖然很短,但卻非常動人。我的故事是“茅屋里的三塊銀圓”。這是一個關于紅軍的故事。奶奶邊聽邊說好,我知道,這個字里面包含著贊美之意。這個故事是我最喜歡的,我相信奶奶也會喜歡的。
我的賀卡小巧玲瓏,精致美麗。我的賀卡是一個紅紅的蘋果,蘋果里面有圖有話。有我和奶奶的照片、有祝福語等等。
我雖不會燒菜做飯,但我要把最香的菜送給奶奶;我雖不會作曲,但我要把心中最美的音符送給奶奶;我雖然不會跳舞,但我要把最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給奶奶看。我是一株小草,我要把哺育我成長,給予我營養(yǎng)的大樹送上最動聽的語言。
重陽見聞征文篇7
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這一天也是敬老節(jié)。不僅僅在這一天里要尊敬老人,在其他的日子里也要尊敬老人。這一天有著許多習俗,比如說:陪老人賞菊花、登高處遙望遠處、遍插茱萸。這些在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里就提到過。
在這天里,我陪著外公外婆賞菊花,陪著他們一起去玩。在這天下午,我正在朗誦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我的話還沒說完,就聽見外公回了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對吧?!蔽摇拧艘宦暎瑔柾夤骸巴夤?,您怎么知道的呢?”外公說:“我聽你回家時背古詩時記下來的?!薄芭丁!蔽艺f。我剛說完,外公就咳嗽了起來,我連忙去給外公倒熱水喝。外公喝完以后,已經(jīng)不咳嗽了。外公說:“乖孫子?!蓖夤f這句話的同時就笑了,臉上的皺紋慢慢的舒展開來,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
在這天里,我體會到了很多,重陽節(jié)不一定要做出動人的敬老事情,只用讓自己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開心就行了。
重陽見聞征文篇8
慶祝重陽節(jié)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jié)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jié)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同時它也不像春節(jié)、端午、中秋等是多民族共同節(jié)日,而為漢族所獨有。
重陽節(jié)是一個歲時節(jié)日。在中國歲時節(jié)令中有7個重復月日數(shù)字,如正月正(春節(jié))、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習俗節(jié)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陽,所以它在歲時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數(shù)字。
重陽節(jié)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jié)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lián)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jié)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jié)。農(nóng)歷九月俗稱菊月,節(jié)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jié)。茱萸入藥,可制酒養(yǎng)身祛病。
重陽節(jié)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jié)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重陽見聞征文篇9
上周六,少先大隊部與北斗星報共同舉行了重陽節(jié)去縣福利院獻愛心活動。八點左右,我們整齊地排好隊伍,擎著校旗和隊旗,一路伴著笑聲,一路撒著歌聲。大約過半個小時,我們就來到縣福利院。
這里環(huán)境優(yōu)雅:芳草萋萋,花團錦簇。走進院子,已經(jīng)有十幾個白發(fā)蒼蒼、面目慈祥的老人坐在椅子上準備欣賞我們的表演。這里的工作人員熱情有加:“熱烈歡迎城北小學來我院獻愛心”的大紅標語懸掛在兩棵大樹之間?!芭九尽睔g迎的掌聲此起彼伏。
表演開始了,同學們有的獻上了激情的`拉丁舞,有的跳起了傳統(tǒng)的筷子舞,還有我們的大合唱《最美不過夕陽紅》……臺下是一陣陣熱浪般的掌聲和歡呼聲。老人們呢,有的笑得都流下了眼淚,有的沉浸在熱鬧的氣氛中享受發(fā)愣呢,有的竟站起來情不自禁地跟著節(jié)奏扭起來……一位位,一個個,臉上綻開了久違的陽光般的笑臉,似乎年輕了十幾歲。
表演過后,該到這些老人們的屋子里體驗生活了。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二樓。我進入了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我將要采訪的是一位八十二歲的老爺爺。走進爺爺?shù)呐P室,床頭上放著一張大大的舊照片。這張照片是這位叫陳建華的爺爺年輕時當兵照的。他穿著一套神氣的軍裝,胸前還佩戴著九枚銀光閃閃的勛章,勛章下面有一枚帶字的橫牌:中國人民解放軍!原來爺爺是解放軍呀。那厚重的勛章似乎在昭示著爺爺?shù)暮蘸諔?zhàn)功,那刀刻的皺紋仿佛是爺爺飽經(jīng)滄桑的戰(zhàn)斗歷程的“車轍”。聽著爺爺講述的戰(zhàn)斗故事,我們好像置身于戰(zhàn)火紛飛的戰(zhàn)場,宛如看到了爺爺與敵人勇敢搏斗的豪姿。聽著聽著,我不由得又增添了對爺爺?shù)臒o限敬佩之情。
“盛子原,我們來獻愛心啊!”隊長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同學們有的給老人捶背,有的幫老人打掃衛(wèi)生,還有的給老人疊被子、倒茶……我趕緊走到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面前,把一個小巧玲瓏的水晶哨送給了奶奶,并且對她說:“奶奶,以后有需要幫助的話,一吹口哨大伙兒就聽見啦。”奶奶聽了我的話高興極了,她馬上接過水晶哨,臉上就像綻放著一朵金絲菊。
終于要離開了,我們都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和老人們道別:“爺爺奶奶,好好保重!我們會再來看望你們的!”
重陽見聞征文篇10
重陽節(jié)是老人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里,我們應當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jié)里,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jié)到了,我尋思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么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fā)我:“重陽糕怎樣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貌:“拜托,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往不發(fā)霉才怪呢!”忽然,一個動機清楚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只小魚熱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說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冷,要是我給了奶奶一只熱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之后,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頭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向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我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熱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四周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忙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往,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往。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
重陽見聞征文篇11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jié),也是傳統(tǒng)的老人節(jié),應該在自己家里和我的老人一起歡度,但是恰逢小記者要去郭家溝村敬老院,和這里的老人們一起過節(jié),覺得別有意義,所以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
早晨,我們小記者不約而同的集合在了廣電藝術中心的門口,坐上大巴車走了半小時的羊腸小道,突然眼前呈現(xiàn)出一片西式別墅,別墅下面是花園,還有廣場上有好多健身、娛樂設施……知誰喊:“敬老院到了,”哇!可以想象出老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感受。活動開始了,我走近一家別墅,敲了一下門,走出一位老奶奶,“找誰,孩子,”“奧,老奶奶,我是廣電中心的小記者,今天是老人節(jié),我們的老師帶領我們和您們老人一起過節(jié),好嗎?”老奶奶很慈祥,很親切,雙手握著我的手迎進屋,坐下我便打開了話匣,“老奶奶今年你多少歲了,”老奶奶十分有力的說:“72歲了,”“您身體好嗎?生活好嗎?兒女們常來看您嗎?”
老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說:“身體不孬,兒女們經(jīng)常來看我,生活更好,一日三餐我村的書記徐向新安排,都有專門人員送,飯菜不大重樣,住這樣的房子,冬暖夏涼,晚上還可以和朋友一起聊天,村里還時常請戲班子唱戲,真是怪好怪好的,這些年住在這里可幸福了······”看來老奶奶生活在這里很美滿,提起話茬我還沒等問多少,老人就將自己的甜蜜生活滔滔不絕的講給我們聽。心里感覺社會真好,我高興地給老奶奶唱起了歌,講起了故事,最后幫老奶奶屋內(nèi)屋外的掃地,她還不停地念叨“孩子,要好好學習!你看你們小小年紀就會孝敬老人,真懂事?!痹鹤永餅M了和諧,充滿了笑聲。
是啊,孝敬老人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不讓老人操心,不讓老人孤獨,讓老人們度過愉快晚年更是每個人的責任。祝所有的老人重陽節(jié)快樂,幸福安康!
重陽見聞征文篇12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節(jié)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據(jù)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tài)。民間還把農(nóng)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jié)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jīng)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見聞征文篇13
重陽節(jié)也是老人節(jié),人們都會去自己的父母家看望老人,給老人買一些水果或點心,還會陪老人去登山,上山插茱萸,飲菊花酒。
關于重陽節(jié)有首詩寫的非常好,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內(nèi)容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講的就是重陽節(jié)人們上山插茱萸時思念親人。前一句中“獨”、“異鄉(xiāng)”、“異客”道出了詩人的孤獨感和飄零的痛苦。特別是第二句高度概括了詩人的思鄉(xiāng)的心情。此句非常之好以至于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
我們不但要在重陽節(jié)是去看望親人,在平時我們也一定要去看望我們的親人,帶去我們的關懷和親切問候。
重陽見聞征文篇14
重陽節(jié)是七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是尊敬老人的節(jié)日,所以又叫“老人節(jié)”。重陽節(jié)在每年農(nóng)歷九月九日,寓意“久久”,有祝愿老人長壽的含義。重陽節(jié)的習俗有: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插茱萸……
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扶著我學走路,喂我吃飯;一次次幫我擦拭那泛著晶光的淚花;一次次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東西送進我嘴里。我們是祖國的花朵,他們就是辛勤的園丁,他們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在去年的重陽節(jié),我與爺爺、奶奶一起去“登高”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地來到了磁村的一座無名小山。我們爬了一會,就發(fā)現(xiàn)一個水風車,那自然竹色的水風車,那翠綠的樹林,那碧綠又湛藍的湖水,那清新又涼爽的空氣,那水彩畫一般的景色,這是把艾青的《綠》偷來了嗎?
看完綠,我們又來到“黃色世界”——菊花壇。一朵朵菊花千奇百怪,婀娜多姿,有的像公主一樣,亭亭玉立,有的像戰(zhàn)士一樣鏗鏘有力……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我們從太陽當空照玩到了太陽下山坡,溫暖的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我們感到身子暖暖的,心也暖暖的。